柯:政府十分關注有特教需要學生身心發展 不斷優化資源和支援特教措施

 【專訪】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昨日表示,特區政府十分關注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身心發展及成長需要,未來,特區政府會持續予以檢視,因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優化各類資源和支援特殊教育的措施。

 立法議員何潤生口頭質詢關注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支援。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回應時稱,教青局持續訪校宣傳融合教育,增加學額供應。現時共有五十一所學校提供融合教育,當中有二十一所學校提供幼、小、中「一條龍」教學。為回應社會對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小班學額的需求,東區-2的八所學校均會提供融合教育,其中一所學校會設有特殊教育小班。特區政府在免費教育的基礎上,透過教育基金「學校發展資助計劃」的「特殊教育支援項目」,提供額外資源支持學校實施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

 她又稱,《特殊教育制度》保障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能通過個別化教育計劃,獲得適切的課程、教學及評核。特區政府重視在特殊教育領域應用資訊科技。未來,將繼續關注國內外相關科技發展,研究引進適合的技術,整合各類特殊教育資源,並為特殊教育教師提供系統的資訊技術培訓。另外,透過設立教育心理輔導及特殊教育中心的永添、永寧兩個服務站,為家長及學生提供專業諮詢、評估、治療/訓練、小組班及培訓活動等服務,並會每年舉辦系列家長培訓。未來,教青局會舉辦更多相關主題的家長培訓,並按需要加大學生輔導服務資源,關顧融合生在校內適應、情緒及人際互動等情況。

 柯嵐表示,特區政府支持有不同需要的學生升學及融入社會。澳門四高校聯合入學考試各科均會為殘疾學生提供特別考試安排,本澳高校亦透過制訂支援政策及指引、優化校園設施、提供學習輔助設備等措施,讓有關學生能適應和融入大學生活。另外,社會工作局與民間康復機構合作開設的職業康復設施,為有需要的殘疾人士提供職業培訓課程、生涯規劃教育、庇護工作訓練、輔助就業支援等服務,藉以協助更好地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