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安土重遷與北上逐夢  承鈺

從歷史看,澳門真正的「土生族裔」長久以來安於小城生活,而內地移民後代雖在此落地數代,仍難脫「客居」之感。這種身分的模糊性,讓澳門青年在北上時多了一層顧慮:若根脈未深,何以在大灣區的洪流中站穩腳跟?他們擔心,若一味推動青年北移,是否會讓澳門的本土文化與人才被「淘空」?

事實上,澳門青年的選擇從不是非此即彼。有人選擇留守,在熟悉的街巷中傳承文化;有人選擇北上,在更廣闊的天地中磨礪自我。關鍵在於,社會應為他們提供多元的選項:既可深耕本土,亦可憑藉大灣區的資源與平台,將澳門的特色產業(如會展、文旅)推向世界。

古人云「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對澳門青年而言,「適」並非單純的遷徙或固守,而是找到一條根植故土與擁抱世界的平衡之道。或許,真正的機遇不在於「離開」或「留下」,而在於如何讓澳門的獨特性成為大灣區乃至國家發展中的一抹亮色。

畢竟,對澳門人而言,家不僅是物理空間,更是文化與情感的聯結。無論北上或留守,唯有心有所依,方能行穩致遠,所以長官之言或者是肺腑的提醒,然而去或留,還是可以給予大家空間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