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忍讓是一種力量 星雲大師 劉長樂
星雲大師:在佛教裏面,所謂「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吸毒,看起來都是消極的,其實不盡然。在佛教裏,可以殺生嗎?這要問你為甚麼要殺生?如果是為了正義、救人、救世而殺生也不是不可以。
例如釋迦牟尼佛過世時,為了救五百個商人而殺了一個壞人。殺人有罪過,但是佛陀為了救人,願意擔當殺生罪,也有功德。所以有的事情需要從積極面去看。
剛才講的五戒,它尊重的是五種自由:不殺生,是尊重生命的自由;不偷盜,不侵佔別人的財富,是尊重財富的自由;不邪淫,是尊重身體的自由;不妄語,不侵犯別人的生命,是尊重信譽、名譽的自由;不吸毒,不侵犯自己的智慧,進而也就不會侵犯別人。一切事情當中,有消極的意義,也有積極的意義。說到壞人,我們就不能姑息養奸了。
我們要學會「讓」,但不能沒有原則地「讓」。「讓」是力量,「讓」不是你罵我,我不回口;你打我,我不回手。「讓」是智慧,好比拳頭沒有伸出去是有力量的,隨便打出去一拳,力量就沒有了。所以,人不能隨便出力。很多人太急躁,急躁就沒有力量,你的眼淚泱泱一流,後面就沒有力量了,含住眼淚才能化悲泣為力量。(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