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搜聞)探訪牛河樑:遠眺五千年中華文明起源 洪可潤 齊琪

 早春時節,穿過起伏的山路,駛向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境內的牛河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片的灌木和樟子松迎風飄擺。隨著天氣逐漸回暖,越來越多遊客走進這座遺址公園,探尋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起源。

 牛河樑遺址發現於1981年,是20世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世界性考古大發現,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2023年底,國家文物局公佈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顯示,牛河樑遺址的新考古發現把中華文明起源的時間線又向歷史縱深推進了五六百年。以牛河樑為代表的紅山文化,再度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

 走進公園的牛河樑遺址博物館,序廳內巨幅360度投影屏幕生動再現了紅山先民當年的生產生活和祭祀場景。這座總面積近3500平方米的博物館分為「紅山古國」「文明發端」「人文始祖」等7個主題單元,展陳牛河樑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玉器等500多件文物。

 遊客張曉曼說:「我特意從北京到牛河樑遺址參觀。盛放食物的陶器、祭祀用的玉器、神秘的女神像……通過這些精美的文物,我感受到了紅山先人的生活方式。」

 在牛河樑遺址保護範圍內,有規律地分佈著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冢等遺址,以及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和以「龍、鳳、人」為題材的珍貴玉器。

 朝陽牛河樑遺址博物館館長王軒龍介紹說,遺址以女神廟為中心,祭壇和積石冢環繞四周,是一處獨立於居住地之外的規模宏大的史前墓葬和宗教祭祀場所,是5000多年前紅山先民祭祀祖先和天地的所在。

 女神廟保護展示館位於牛河樑主樑頂部,海拔671.3米,這裡松林環繞,幽靜深邃。走進展示館,從二樓往下看,可以看到當年發掘的女神廟遺址。

 女神廟是紅山文化中最為耀眼的考古發現之一,也是迄今所知國內最早的廟宇遺址。「牛河樑的遺址和建築群,反映了神權與王權相結合的早期國家形態,是中國乃至東北亞地區文明起源的重要見證。」紅山文化專家、曾主持紅山文化發掘工作的郭大順說。

 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發端於距今6500年前後,大約在距今5800年進入古國文明階段。

 「這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早文明形態。牛河樑的紅山文化考古新發現,把中華文明起源向前推進了五六百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賈笑冰說。

 由牛河樑遺址向西約13公里,考古人員近期在朝陽市凌源無白丁遺址群新發現多處紅山文化遺跡。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此次新考古發現為紅山文明演化進程再添實證。

 據悉,今年遼寧將繼續開展牛河樑遺址相關考古發掘工作,推進牛河樑紅山文化等歷史研究和考古,並舉辦各類研究成果交流展示活動,進一步擴大紅山文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