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昆明小書店
在昆明旅遊我們依舊遵循了逐漸形成的自由行旅遊思路,那就是,住宿要不吝舒適,飲食要傳統地方,打卡點一路掃過,書店博物館多逛。
某日下午吃過飯,天已漸漸落幕。從翠湖邊的人行道上步行往賓館回走,路燈不是太明亮,街道也不是太寬,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是特別現代化的那樣。
但恰恰就是這種不是特別多現代高樓,不是特別亮的路燈,不是特別寬的馬路,叫人找到了不少改革開放中期的一些城市印象,就是那種濃濃生活化氣息的城市味道。
那你說現代城市人們也很生活化呀,是的,現代城市人們同樣在城市生活,但假如你是一個不上班的閒人,在大家上班的時候,你站在某條主街道十字路口邊觀看,你看到的就是車水馬龍,就是各種汽車不停呼嘯而過的情景。也就是一天當中,人與人之間的融合交往很少。
昆明翠湖邊的氛圍就有一些慢節奏的文化氣息。
走在一條小街道時,看到了對面街道有一家門面不大的書店。我們就說去這家書店看看,心中並沒有對這個不起眼的小書店有太多的購書奢望。
進書店一看,的確是一個小小的書店。所謂小就是雖然是小三層,但每層的基礎面積太小,每層面積也就是十個平方米大小。
但走進書店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書店雖小,琳琅滿目,每層書屋都把各種書籍擺放得滿滿當當,把空間的利用達到了極限化的程度。
書店雖小,空間的極限化利用非常有想像力。屋小,又要充分利用,那就要充分利用垂直空間,所以首先是垂直書架四面靠牆一直達到屋頂。其次是屋裏的中間部分也是平面書架,上下兩三層放滿書籍。再就是靠拐角的鐵質螺旋式書架,更好地利用了特殊空間。
書店雖小,書的品種卻十分豐富,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百科全書式的書店。我在書店一角看到了一本一個外國人在大理居住十年而寫的大理旅遊推介書,圖文並茂,很有個性,我買下作為第二天去大理旅遊的隨身導遊書。
店員說,樓上還在角落有小架子床,是年輕旅行背包客可以低價住宿的民宿。
出門後,不遠看到雲南大學的大門,恍然想到,這小書店原來是有大學生客源的。
社會還在螺旋式行進,那些年輕人還將依存這樣的小書店尋求特別的精神慰藉,彷彿曾經在這個城市生活的汪曾祺、艾蕪一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