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昌一月二十四日電】(作者朱瑩)「香雲紗面料配上祥雲刺繡,量身定製的衣服太美了。」在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一新中式服裝定製店,今年二十七歲的趙洛筱試穿一個月前定製的「新年戰袍」。
春節穿新衣,寓意著新的開始。春節前夕,新年服飾「私人定製」走俏,獨一無二、彰顯個性的服裝受到年輕人追捧和喜愛,老式裁縫舖也迎來新機遇。
「噠噠噠……」與普通服裝店不同,該新中式服裝定製店內不停傳出縫紉機的聲音。趙洛筱是該店的常客,在她的記憶裡,小時候經常陪媽媽到裁縫店裡做衣服,隨著成衣品牌不斷出現,這些裁縫店基本都「消失」了。
趙洛筱身形偏瘦小,她說,一件合身得體、按照自己喜好設計的服裝不僅能彰顯品位個性,還能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
在該店老闆毛一君看來,私人定製往往造價較高、周期較長,但仍能吸引許多年輕人光顧,「春節前兩月,店內訂單量增長了百分之五十,大多是定製『新年戰袍』,或者訂婚服裝。」
社交平台小紅書上,網友「南昌鯤」分享了自己在巷子裡「尋寶」的老式裁縫店,吸引了近百名網友「求地址」;社交平台抖音上,「定製衣服」話題超三千九百一十萬次播放。其中,南昌、蘇州、上海吸引眾多遊客定製旗袍,感受江南風韻。
做了三十多年裁縫的熊省蓮說,最近幾年,在布料市場、裁縫店挑布選款的人多了起來,其中很多是年輕人,最受青睞的是新中式服裝、旗袍、二次元服裝、真絲裙裝等。
一些裁縫店既是定製服裝店,也是直播網店。顧客通過線上主播挑選布料、款式,提供尺寸,下單即可定製服裝。「年輕人對服裝有自己的審美,尤其是很多二次元衣服很難買到,我們有圖就能做,春節前夕迎來了一波定製熱潮。」熊省蓮說。
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看來,部份年輕人回到裁縫舖精工細作、量體裁衣,將穿搭作為表達自我、實現情緒價值的重要方式。相比于老一輩「扯布料」到裁縫店做衣服、明星高級定製禮服,現在的「私人定製」消費更群體化、青年化,反映出社會美學的升級,亦是國潮走俏彰顯出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