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株刺藤,以其皮炸肉裂的老態、結巴不斷的身子護衛着三棵大樹,並以其厚實的枝葉長成了巨大的鳥巢。這株從石縫中長出來的刺藤,初時攀在近旁的一棵杜仲向上生長,長到杜仲的分叉處,它也分叉,伸出一枝向南發展,長到一棵松樹的身上。在松樹身上纏繞了一丈多高,可能是嫌其枝葉太濃、小刺太多,它便一揚頭,毅然決然地奔向了一棵白楊,並在白楊樹上開枝散葉,安營紮寨。這種皮層炸裂且成棕紅色,花朵連串且成雪白色的刺藤,名叫七里香,陝南及安康大地滿山都有,每一株都借助灌木、雜草長成蓬狀,人稱「刺架」。安康城南勝景香溪洞,就因七里香眾多而得名。有一徵聯趣事,至今仍在誘人,上聯是「香溪洞七里香香飄七里」,下聯沒有定論,不妨你來試試?哦,當我們回看千層河的這株七里香,就不光是要誇其身長、花艷、生命力旺盛,而要讚其感恩精神!你看,當中間的松樹老了,死了,乾了,它不離不棄,緊緊將其抓住,使其死而不倒,挺立於天地之間;當外邊的樺櫟被風吹折,它緊緊將其抓牢,使其折而未斷,漸漸重活。在松樹和樺櫟之間,它層層纏繞,繞成了千層河裏千層石般的一大頂蓬,成了身下這松樹、樺櫟和行人避風擋雨的樓閣,成了喜雀在此繁衍後代的鳥巢。這種知恩圖報、勇於擔當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感佩不已!
看過這三株老藤,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了舒婷那著名的詩句:「如果我愛你,決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技炫耀自己!」這裏有橡樹,有凌霄,也有如同葛藤花、紫藤花、七里香一樣盛開在橡樹上的凌霄花。然而,無論大樹還是藤蔓,無論緊緊擁抱還是合為一體,他們絕非附屬,更非借勢,而是合作共贏、相依共榮、結成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你看,在陽光雨露、藍天白雲之下,它們都為向上向善的生命體,都是向陽向光的生長者,都在為生命的精彩而奮鬥,都在為生長的意義而放歌!這樣的藤,才配千層河這朝氣蓬勃的奇石秀,才配千層河這生機盎然的古樹名木,才配遊人爭相為之拍攝、為之描繪、為之頂禮膜拜!
千層河這千姿百態的野藤,以其勁歌勁舞的狂草書體寫出了布滿山河的「依」字,並用藤樹相依的詩情畫意,讓我明白了山水相依的真諦,讀懂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