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多面睇)如何培養孩子自律地使用電子產品?(上)  發宗

 最近看到有一個資訊,是去統計每個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或電腦的時間,結果是平均十個小時。先不論這個統計的對象的年齡層、職業及性別等在資訊裡沒提供太多的交代,不過我們若是檢視自己的生活,相信使用各種電子產品的時間大概達到七至八個小時的人也不會太少。當然談到這些內容時,很難不擔心網絡成癮的問題,但電子產品的確是現在大部分的人都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了。

 那我們如何才能自律地使用電子產品?雖然標題是培養孩子,但實際上我們這些成年人也「中毒」不淺,所以大家也可多參考一下以下內容。首先要設定明確的使用時間,讓孩子了解到手機、遊戲等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所以孩子在功課完成之後,家長可讓孩子選擇在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選擇看漫畫、讀物、玩手機或電腦等,並設定鬧鐘計時,時間一到就必須放下。除此,家長也培養孩子自己選擇和自我管理的機會,比如孩子可以選擇在洗澡前或洗澡後才能玩手機,與父母共同制定這些規矩,讓孩子能有更多的控制生活的感受,同時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再來是提供替代的活動,多帶孩子參加不同類型的戶外活動、興趣班、創意手工藝等,這些活動讓孩子能放下手機或電腦,發展各種新的技能,讓生活變得更有趣和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