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細語)兵馬俑在澳門 靈風
澳門博物館「天下承風──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邀得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湖南博物院、河北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法門寺博物館、咸陽博物院、昭陵博物館、乾陵博物館、龍山縣里耶古城(秦簡)博物館、西安市長安博物館、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旬邑縣博物館參展,設「赫赫宗周」、「巍巍大秦」、「大漢雄風」及「盛唐氣象」四個展區,精選一百件周、秦、漢、唐四朝文物展出,包括西周青銅禮器,秦兵馬俑、青銅劍,漢帝王陵寢出土陶器、玉器,唐三彩、法門寺唐塔地宮秘色瓷等等,展現中華歷史文明傳承與延續。展期至二零二五年三月十六日。
規模龐大、造工精細、技藝高超,秦始皇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難得在澳門也可以近距離觀賞到真正千人千面、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澳門人更可以免費入館。必須來細看!
其中極珍貴、僅發現十尊的「高級軍吏俑」,又稱「將軍俑」,為兵馬俑坑中最高級別的俑,屬秦都尉或郡尉武官,是次展出「鎧甲將軍俑」高大魁梧,驍勇善戰氣勢威武,頭戴雙尾鶡冠,身披秦代最優良鎧甲「魚鱗甲」,雙手相握置腹前、拄長劍,鎧甲邊、雙肩及前後胸部飾有精美花紋及彩色花結,代表軍階地位。而身穿戰袍的「跪射俑」亦外披鎧甲,頭左側挽髮髻,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置於身體右側作握弓弩、準備作戰。
兵馬俑原本有顏色而非原土色,繪有朱紅、棗紅、紫紅、粉紅、綠、紫、藍、黃、黑、白、赭等十多種顏色,後歷驪山山洪暴發水泡、大火焚燒,大部分俑的彩繪塗層自然老化、剝落。當中更發現非天然、由人工製造的紫色顏料「中國紫」──硅酸銅鋇(BaCuSi2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