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澳門國際馬拉松本月初順利舉行,賽事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參與,不少市民亦參與其中,近年跑步文化日益普及,已成為市民最常參與的運動之一,但有不少愛好跑步的人士反映缺乏場地進行日常練習,氹仔社區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陳述、常務理事何嘉文期望政府善用現有資源,開放更多場地和時段供市民運動和練習。
陳述、何嘉文表示,區內的跑步人士較常在運動場以外地方跑步,但由於這些地方並未鋪設具彈性的跑步徑,居民長期在瀝青或水泥鋪設的路面上跑步,長遠會加大膝關節勞損和受傷的風險。現時本澳只有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蓮峰體育中心(蓮峰球場)和澳大運動場三個大型體育館設有正規的「泰坦」田步跑道,蓮峰球場和澳大運動場早上和夜間都會開放給市民運動,而氹仔運動場開放給公眾的時段只有早上六時至八時,以往該時段場內沒有照明,冬季日出時分伸手不見五指,經街坊和團體反映後,近兩年開始提供照明,有足夠光線供運動愛好者跑步和練習,然而,大多數市民尤其是上班一族的運動時間主要集中在傍晚過後,以致氹仔區居民夜間缺乏正規、安全的跑道進行練習。
特區政府頒佈「健康澳門藍圖」,以居民健康為中心理念,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針,近年政府和不少企業舉辦不同的跑步和運動日等活動,推動大眾參與,宣揚「齊運動健體魄」的大眾體育理念,居民關注健康和參與運動的意識日益提高,針對氹仔跑步人士缺乏場地進行練習,二人建議有關當局參考蓮峰和澳大體育館,於非比賽日開放晚間時段供大眾運動和鍛練,並可參考鄰近城市利用公園和海濱的空間舖設塑膠跑道,為居民提供安全和舒適的跑步環境,推動居民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強健體魄,同時藉著來年粵、港、澳三地合辦第十五屆全運會,優化本澳各區的運動場所和設施,帶動全民運動、全民參與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