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園地)被遺忘的首演者   樂飛

說起出自英國作曲家的大提琴協奏曲,自然聯想起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那部《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艾爾加擅寫靚旋律,兩部交響曲結集了動人的英國民謠調子,委婉的五聲音階樂句與厚重和聲糅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音樂語彙,美妙得讓人酣暢淋漓;《謎語變奏曲》各段樂曲或輕盈靈動,或情深款款,或激昂澎湃,也只有聽過其中第九段變奏Nimrod的人,才能充份地體會何謂「蕩氣迴腸」;他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更是大提琴樂曲的傑作,賺人熱淚的旋律盡顯曲中惆悵、悲壯情懷,堪稱二十世紀大提琴協奏曲中的珍寶。

這部協奏曲結構縝密,內涵豐富,旋律優美流暢,憂鬱傷感的樂句散發晚秋氣息,曲中的沉重哀愁情緒,也許源於作曲家的抑鬱性格,亦大概和作品的時代背景有關,第一次大戰後世界陷入蕭條,人們對不明朗的未來都抱悲觀態度,加上大英帝國勢力江河日下,作曲家自然懷著對往昔光輝的眷戀,為作品加添一份揮之不去的沉思式愁緒。

相信很多樂迷都喜愛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尤其英國大提琴家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 1945-1987)拉奏的版本,但此作首演主奏者薩爾蒙德 (Felix Salmond 1888-1952),則未必人人認識,談杜普蕾的錄音前,先介紹這位英國大提琴家。

薩爾蒙德是英國二十世紀上半葉最重要的大提琴家,除擔當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的首演,亦是同作曲家《E小調弦樂四重奏》、《A小調鋼琴五重奏》及很多英國作品的首演者。埃爾加在創作《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時,薩爾蒙德提供很多技術協助,作品於一九一九年完成後,隨即於同年十月在Albert Coates指揮倫敦交響樂團伴奏下,由薩爾蒙德任主奏首演,可惜由於排練時間不足,首演落得「慘敗」收場。據艾爾加埋怨,Coates總是忙於同一音樂會其他節目的練習,分配給協奏曲的時間根本不夠,如果不是因為薩爾蒙德的辛勤準備,他會暫時撤回這部作品的首演。幸好後來薩爾蒙德再次演奏此作獲得成功,終於為這部傑作贏來應有的榮譽。

曾嘗試找尋薩爾蒙德主奏的相關錄音,可惜在一套聲稱為Felix Salmond - The complete Columbia recordings的2CD專輯中,並未包括艾爾加的協奏曲,估計作為首演者的他沒為作品留下正式錄音,只能說是一種無從彌補的遺憾。雖然如此,這套唱片還是十分珍貴的,當中大部份錄音還是首次面世,曲目包括貝多芬的《第三號大提琴奏鳴曲》、葛利格的《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布魯克的《晚禱》及二十多首鋼琴伴奏小品。薩爾蒙德造句優美流暢,他的顫音極迷人,滑音奏亦顯高貴品味。母帶製作於一九二六至一九三零年間,差不多一世紀前的琴音,還原得比想像中好,整體清晰度亦令人滿意。

《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首演未盡人意,加上無留下錄音,令薩爾蒙德的名字幾乎被遺忘,他的其他錄音也少得可憐,這位鬱鬱不得志的英國大提琴家其後定居美國,任教於茱麗亞及柯蒂斯音樂院。我們無從得知他拉奏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效果如何,只知道在其指下誕生的這部協奏曲,後來成為另一位英國大提琴家的拿手好戲。

杜普蕾是公認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最佳詮釋者,她曾多次演奏此作及留下錄音,每次皆獲好評。其中一九六五和Sir John Barbirolli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的演繹各方面發揮完美,加上出色的錄音,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版本。她的另一感人演奏,是一九七零年最後一次在夫婿Daniel Barenboim指揮下的演出(費城管弦樂團),有評論認為這是無懈可擊的版本,筆者卻稍嫌她的演繹太傷感,Barenboim的指揮是一貫的激昂,兩者共同營造的那份沉重感,壓得人呼吸困難。

一張近期發行的專輯收錄了另一珍貴版本。一九六七年,杜普蕾隨英國廣播公司交響樂團訪問蘇聯,一月七日在Barbirolli指揮下於莫斯科音樂學院大廳演出。這個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現場錄音,應是她眾多錄音中最激情綻放的版本,大提琴筆觸沉重深刻,強烈的節奏與動態對比,像要傾出所有情感與能量,卻具有足夠控制力支持,如此琴音,堪稱賺人熱淚。說此版本珍貴,皆因音樂會母帶在當年演出後一直未見蹤影,直至二零二三年,久存於Melodiya倉庫的錄音才透過網上串流及唱片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