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口):《三叉戟》三名警察好戲連台  圖文/王珉

 電影《三叉戟》改編自呂錚的小說,前有電視劇版良好的口碑基礎,原著是燧石文學獎懸疑類最佳長篇小說的獲獎作品。北京「80後」公安作家呂錚曾寫出小說《獵狐行動》《贖罪無門》《名提》獲獎頗多,他還是公安部獵狐緝捕行動組成員,從警20年。電影由高群書執導。

 該片以經偵為龍頭,加入刑偵、預審、巡警等多個警種共同配合辦案,主要聚焦黃志忠、姜武、郭濤,三位大叔飾演的「三叉戟」——三個老警察「老炮」,他們辦起案來熱血不減當年勇。三個男人一台戲,指的是:經偵警察崔鐵軍(外號「大背頭」,黃志忠飾演)、刑警徐國柱(外號「大棍子」,姜武飾演)、預審員潘江海(外號「大噴子」,郭濤飾演)。二十年前他們名震一時,只要三位攜手偵查的案件,就沒有破不了的。「三叉戟」聲名遠揚,讓犯罪分子聞風喪膽。

 20年後,他們「廉頗老矣」,三位主角,並不是刻板印象裡公安題材同類型作品常見的「高大全」形象,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和缺陷:「大背頭」沉著冷靜,經偵高手,有點腹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大棍子」疾惡如仇,急躁衝動,有大男子主義傾向;「大噴子」預審專家,自詡手下沒有零口供案件,庸俗市儈,滿嘴跑火車……這樣的人物設置非但沒有貶損英雄的形象,反而真實與可愛。

 電影討論「中年危機」,更是「職業危機」,三名老警察也確實力不從心了,電影才會刻劃這三個有經驗有技術心懷熱血的「三叉戟」,面對自己職業危機困惑糾結的故事。三人坐在船上吃飯喝酒乾杯,徐國柱說:「我69年我就是不服。」他們很少有機會衝鋒第一線,所以他們這次格外珍惜「D融寶」專案組的任務。但他們碰到世間牽腸掛肚的親人,受傷害也曾退縮懊惱,比如他們的親朋好友被當街捅傷砸傷住院,「三叉戟」在醫院病房外泣不成聲,這種人性的東西最真實。

 「三叉戟」的失落,既有隨著歲月增長的力不從心,也有主觀上的原因。崔鐵軍不得不跟另外兩名兄弟坦白,黃有發是他弟弟的線人,地下錢莊的暗線。原來,源頭的匿名信是崔鐵軍發的。二十年前報案電話也是崔鐵軍打的。「我們經偵沒有槍,你們刑偵有,我想借你的子彈用。」崔鐵軍被徐國柱扇了一巴掌倒地,「三叉戟」同陷入懊惱和愧疚中。他們雖然有點意志消沉心灰意冷,但社會需要警察匡扶正義,崔鐵軍費盡千辛萬苦才拿到黃有發犯罪證據,甚至犧牲了曾經的線人老鬼。他們挖掘到黃有發實際控制「D融寶公司」的鐵證視頻,崔鐵軍才得以恢復職務,於是三叉戟繼續組成特殊經濟犯罪專案組。

 該片讓觀眾知道中國警察的工作生活,了解他們的狀態,感同身受他們的信仰和初心,真實的情境表達讓觀眾看懂中國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