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雁物語)寫作這事 譚美
名作家亦舒屈指一算已有七十多歲,聽聞她每朝一早起床先寫二三千字才可罷休,我這小輩與之雖不在同一個檔次,卻是我之楷模。有人問我長年累月地寫可會大腦短路?從未發生,因世界每時每刻都有事情發生,這是靈感之泉源,就如主婦們每天到街市買菜一樣的簡單,怕只怕執筆忘字,不知在哪顆鍵下手才對,這時一本倉頡天書就成救命草,但如字意錯誤解讀,就神仙難救了。
七十年代,互聯網尚未興起,那些作家就只好用傳真方法把寫好的稿子傳真到報社,我曾看過這樣的一篇文稿,是本港一位飲食名家之手稿,這樣的名家不會只為一家報社或雜誌社撰稿,那麼在時間有限之條件下她們所寫的稿子真是龍飛鳯舞,赫然是外星人文字,難為了校對阿姐。
如今從事寫作的同文就輕鬆多了,只要用一個軟件就能把五百字的文稿用指頭一按,哪怕是在大西洋之彼岸,稿子都會飛到編輯大人手裏。然後稍微校對一下就能落版印刷,五百字的文章是最適合排版的格式,可是對於寫作的人就不是件樂事,五百字能寫的事有限,當寫到興高采烈時就要收筆,多殘忍,所以鄙人也開始嘗試寫些遊記之類東西,因不限篇幅,發揮空間大些。
最近淘了個黑白色的茶軸鍵盆,手感一流,對我這位經常用電腦之人愛不釋手,視為玩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