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有關的護工  圖文/滿學東

 秋雨落於窗台,與思緒一同停留四季輪迴,渡了父母的念想。北方的父母來電呼我回家。父親常年糖尿病且要跑計程車,母親也偶有頭疼腦熱,老頭老太太病怏怏的,平常只能在樓下散步而已。這次父親生病,更走不動,滿身管子吊袋。我像置身沙場之人,拼命想進入征戰以盡兒女責任。可面對這一切我手足無措,只能依靠生老病死有關的護工。

 此前,我陪父母到深圳某健康養老陪護公司,學習護工給老人清潔口腔——減少口臭,增加食欲,預防口腔感染,觀察口腔黏膜變化。對於牙齒稀少或無牙的老人,需要隨時、飯前、飯後漱口。第一,護工讓老人飲口水鼓漱後吐出反復清潔;第二,護工幫忙刷牙(牙齒晨、晚間口腔護理),讓老人半坐位、濕潤口腔,分上牙、下牙、咬合面刷,長期臥床老人需要漱口、口腔擦洗。第三,口腔疾病、禁食高熱、鼻飼、昏迷等的老人都要護工協助,假牙先取下、用冷水刷淨放冷開水,口唇由裡向外清洗,工序繁瑣。我們就在那時認識剛拿護工證的護工阿珍,她說:「我的護工證,你們可能覺得簡單,但高年齡拿證真難,為了高效工作,我願意!」

 母親連跟醫生溝通都說不明白,我身負航空公司重要崗位,急回公司上班。這次父親生病,我立馬聘請護工阿珍。

 病房躍進利索身影:黑褲、藍衣,像沙場士兵躊躇滿志。她一看父親說:「你們不用擔心,老爺子現在還沒去除麻醉藥性,所以才暈,隔些時間呼喚就行。」說罷阿珍蹲下進入狀態,先是檢查引流管,又熟練解袋,面對血腥尿液沒有嫌棄讓我感動。阿珍會見機行事,父親昏然欲睡,我租床在旁守夜不敢挪步,阿珍給父親肩膀兩側輕塞防汙墊。我輕喚父親,父親一陣噁心,阿珍已一手紙杯一手紙巾擦好。晚餐後近十點,阿珍反復叮囑我抓緊休息,說後半夜要堅守容易睏,現在她撐著就行。阿珍披薄被靜守像坐禪,父親有動,她就變成脫兔,但她夜裡沒有一次失職。我看旁邊一個老人,一對母女自己照顧親人沒請護工,手忙腳亂。

 七小時後,護士撤走監護儀,奇跡的是父親不再嘔吐,卻疲乏入睡。阿珍說她也要休息一會,早晨還得收拾,我知道她睏乏不再打擾。

 短暫休整,我察覺天色已亮,我缺乏睡眠,頭又暈又痛,然而為了父親早日康復,我像手機沒蓄電,也要隨時待命。起身時發現阿珍已換好新護工服,開始新一天工作,她解釋:「我持證上崗。」她打開手機再次亮出證書,我說我看過我,們在深圳認識。我誇她是半個醫生什麼都會——會拍背排痰,會各種食物打爛穿插在藥裡打進食管,會記錄每天進食出尿量,會帶父親佔醫院最難佔的項目!

 阿珍說她經人指點接受專業護工培訓,學習噎食急救、口腔護理、壓瘡護理等。她用心闡述社會老齡化護工需求關注點,針對不同患者情況,分為:普通陪護(完全自理者,一般慢性病,病情較輕患者);半自理陪護(喪失部分行為能力,借助扶手等輔助行走);全護理陪護(長期臥床者,完全依賴他人幫助,不能自行進食,大小便失禁)。

 後來,她到醫院埋頭苦幹,幾個月就拿到月薪五千元。我問及家庭:「你這樣沒日沒夜工作,家裡照顧不到。」她笑說孩子大了在外讀大學,老公和她專心掙錢,我無法想像一家子天南地北的艱辛。阿珍發微信朋友圈: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懂你的萬里山河。而我回覆:父親所有可分享的瞬間,想到的都是同頻率的護工阿珍!

 最近父親病好,阿珍到護理院工作,她約我和父親一起秋遊,帶領老人們一起欣賞秋天的美麗風景,呼吸空氣放鬆身心。阿珍還安排各種有趣遊戲,打麻將,烤盤烹飪食材,野餐,唱歌……我不禁感歎生老病死,有護工陪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