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推至遼代出現

 【新華社長春七月二十九日電】(記者周長慶)一項最新的考古研究將中國白酒出現的歷史由遼金時期上推至遼代。體現這一研究成果的論文《遼代「斫冰燒酒」遺存研究》,刊發在科學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學術期刊《邊疆考古研究》第二十九輯上。

 由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馮恩學與其博士研究生谷嶠合著的這篇論文指出,吉林省大安市酒廠遺址出土的窖藏錢幣大多為遼國使用的北宋銅錢,與歷史文獻佐證,掩埋時間確定為公元一一一四年。模擬試驗復活的遼代蒸餾燒酒工藝過程,與北宋歐陽修出使遼國所寫詩句「斫冰燒酒赤」相互印證,不僅把燒酒出現的確切歷史上推至遼代,而且進一步證實了中國白酒的本土起源說。

 中國燒酒(即白酒)的起源是學術界長期爭論的話題,眾說紛紜。在時間上有漢、唐、宋、金、元等觀點;在來源上有「外來說」和「本土說」,其中以「白酒是元代從阿拉伯傳入」的說法流傳最廣。

 大安市酒廠地處東北中部、吉林省西部的嫩江之濱,二00六年酒廠在基建時挖出兩口大鐵鍋、四百一十多塊灶台石。二0一二年馮恩學教授率領的團隊進行考古調查後,確定其為遼金時期燒酒作坊遺址。此後這裡陸續發現遺物,包括一批銅錢,數量達四千餘枚,且大多數可識別錢文。

 據馮恩學介紹,這批窖藏錢幣除了三十七枚唐代「開元通寶」外均為北宋銅錢,而且從宋太宗時期的「淳化元寶」到宋徽宗時期的「政和通寶」年號序列基本連續。

 文獻記載加之窖藏錢幣的佐證,馮恩學將此窖藏掩埋時間確定為公元一一一四年。結合對新發現的錢幣窖藏年代研究,大安酒廠遺址的年代範圍從遼金時期縮小至遼代晚期。

 二0一四年四月,在大安酒廠進行了復原遼代古法蒸餾酒試驗,獲得成功。專家總結遼代蒸餾酒工藝特點為:固體發酵,鍋甑式蒸餾器具,「天鍋」加冰製冷,用發酵的酒醅能夠蒸餾出高度燒酒。在試驗過程中,情急之下出現了砍冰製冷的情景,恰與北宋歐陽修在仁宗至和二年(公元一0五五年)冬出使遼國時所寫「斫冰燒酒赤」的詩句吻合。

 有關專家指出,遼代出現的燒酒蒸餾技術隨著文化交流,向中原、南方等地區傳播,最遲到元代已經遍佈全國。白酒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世界六大蒸餾酒之一,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

 據悉,吉林省文旅廳去年派專家對大安市釀酒博物館展出的相關文物進行了搶救性保護,並把「斫冰燒酒」和「千年燒酒遺址」列入吉林西部環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