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園地)布拉姆斯和女指揮家    樂飛

澳門樂團本月底舉行的樂季閉幕音樂會將同場演奏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及《第四交響曲》,均屬這位浪漫期「保守派」作曲家的代表作,筆者尤其喜愛他的《第四交響曲》。

貝多芬為音樂開創了浪漫主義的道路,至十九世紀末,浪漫樂派已臻極盛期,此時華格納(Richard Wagner)正以規模龐大的音樂劇贏來喝采,他的作品結構恢弘,排場豪華,形式自由而不拘一格,極盡浪漫縱情能事,樂迷都對他那些氣勢磅礴的大型歌劇作品趨之若鶩。而此時的布拉姆斯卻背道而行,始終遵從古典主義法則的他,創作手法及風格仍不離傳統框架,當時樂界普遍認為,布拉姆斯是食古不化的頑固守護者,華格納的擁躉更藉此對他惡意攻擊。

時間始終證明布拉姆斯是傑出的作曲家,今天我們聽他的作品,不僅不覺因循守舊,反而感到他的音樂在其同時代的浮躁之聲中別樹一幟,在一遍喧鬧中脫穎而出,更顯得歷久彌新,讓人百聽不厭。其實布拉姆斯的所謂頑固守舊,並非原地踏步,他只是反璞歸真,且在完美的形式中更進一步。

布拉姆斯雖運用傳統技法創作,卻深入地挖掘固有形式能表現的特質,純熟而精確地鋪排出音樂在此形式中所表達的最完美姿態。他對傳統的捍衛和堅持,儘管讓作品結構的創意無新鮮之處,但其音樂總能結合個人內心的浪漫激情,這種內斂的激情體現一份獨特的克制之美,成就出既深沉厚重、又芬芳馥郁的音樂。

布拉姆斯寫了四部各具獨特美態的交響曲。聽來有點不可思議,布拉姆斯由構思開始,竟經歷二十一年才完成他的《第一交響曲》。在貝多芬的巨大陰影下,他舉步維艱地寫下每個音符,他無意逾越樂聖的成就,只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寫些卑微的東西。雖然此作的第四樂章主題頗有《合唱交響曲》末樂章的影子,全曲形式亦不離傳統手法,但「古典的瓶盛浪漫的酒」,幽深寧靜、沉著持重的音樂語言帶出潛藏的浪漫樂思,無疑為音樂界開創了獨特的道路,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

長久以來,布拉姆斯的幾首交響曲唱片均入筆者播放率最高之列,但個人最鍾愛的還是第四號。在恩師舒曼去世後,心如止水的布拉姆斯深深地珍藏對克拉拉的愛慕,作品情感流露雖不激烈,卻難掩其憂鬱、寂寞心境,並越發呈現出洗練而淨化的風格。瀰漫淡淡哀愁的《第四交響曲》便在這時期寫成,此曲首樂章那嘆息般的主題由弦樂娓娓道出時,多麼孤寂、哀愁,有誰能不被這淒美吸引?布拉姆斯精闢地把對位、變奏等技法運用於此交響曲,末樂章的Passacaglia變奏段落把各種曲式巧妙結合,並融入濃重的個人情感,最終萌發出一股崇高而深刻的悲劇性,這個感人肺腑的樂章,正體現出高超的作曲技巧及純熟的管弦樂技法。此作第二樂章(行板)透着一種蕭剎之美,由大提琴奏出的第二主題樂句,實在沁人心脾,這旋律第二次出現時改由弦樂齊奏呈示,緊接在樂章高潮之後,表現的並非揪心的傷痛,只是一種無奈、惆悵的傾訴,飽經歷練的布拉姆斯,儘管情緒偶有波瀾,但很快趨於平伏。這樂章充分反映布拉姆斯的晚年心境,音樂若能準確述說「曾經滄海」的情懷,大概就是這種吧。

布拉姆斯的作品背負日耳曼人特有的深沉和堅毅性格,厚重而冷靜,剛陽味十足,概念中的布拉姆斯音樂,似乎是男性的世界,基於此,以下介紹的布拉姆斯交響曲唱片便頗不尋常,因為兩個版本中出現的指揮家都是女性。

西蒙妮‧揚(Simone Young 1961-)生於澳大利亞,在悉尼音樂學院主修作曲、鋼琴和指揮,畢業後在悉尼歌劇院擔任助理指揮,期間曾得到Charles Mackerras、Richard Bonynge等名家指導;之後往德國深造,先後任職於各大歌劇院,並曾成為Daniel Barenboim等多位著名指揮家的助手。西蒙妮現為漢堡歌劇院及漢堡愛樂管弦樂團音樂總監,她特別擅長德奧作品,因是指揮華格納全套《指環》的首位女性而贏來佳話;她與漢堡愛樂合作灌錄的布魯克納及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均獲得好評。此片載錄了布拉姆斯的第三及第四號交響曲(2009年錄音),西蒙妮的指揮在嚴謹中滲入浪漫樂思,第四交響曲行板樂章中那種「苦澀的甘美」,可說給她透徹地表達了。

馬蓮‧艾索普(Marin Alsop 1956-)生於紐約,自小已夢想成為指揮家,她師承Leonard Bernstein,曾獲多個國際指揮獎項,亦曾被留聲機雜誌授予年度藝術家殊榮。艾索普帶領倫敦愛樂管弦樂團演繹的布拉姆斯四首交響曲(錄於2002-2006年),廣受樂評稱道,被認為是兼具高貴氣質及豐富想像力的詮釋。第四交響曲整體呈現完美的平衡感,節奏拿捏精準,讓音樂在醇厚中透著鮮活感,就指揮技術層面而言,無疑比上述版本更勝一籌。為艾索普打響指揮界知名度的,正是這套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她的演繹範疇甚廣,除古典樂派作品,亦涉獵浪漫派及現代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