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心)道德的光輝  星雲大師

 戒律是人與人相處之間的潤滑劑。「戒」有種種的條文與差別,它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我們不侵犯他人,他人自然不會傷害我們。因為樹敵漸少,善友日多,辦起事來自然能夠左右逢源,所到亨通。因此,守戒律並不是自縛手腳,而是開拓更寬廣的道路。尤其一切行止中規中矩、合乎戒律,那份不耻屋漏的心安理得是最為珍貴難得的。

 惡口是最犀利的刀劍,貪欲是最激烈的毒藥,嗔恨是最可怕的火焰,愚痴是最漫長的黑夜,煩惱是最無底的深坑。對於這些無明煩惱、種種罪障,我們要持着戒律的鎧盾,披着慚愧的盔甲去對治,才能得到世間上最光亮的明燈——智能。

 六、信忍的道德生活

 有一位比丘某天乞食到一家珠寶商的門口。珠寶商正為國王穿珠,見到比丘前來乞食,立刻入內取食。不料,珠子從桌上滾到地下,被一隻白鵝吞了下去。珠寶商出來後,不見了珠子,誤以為比丘竊取,就以竹杖鞭打比丘。比丘默默捱杖鞭,直至身上血流濺地,白鵝引頸舐血。珠寶商盛怒,一棒將鵝打死,比丘這才說出珠子被鵝吞食。珠寶商遂殺鵝取珠,並向比丘懺悔。當問明為何不事先說明原委時,比丘說:「我若說出鵝吞去珠子,則鵝命將難保;現在鵝已被打死,我才說出真相。」

 為了護住畜生的一條命,甘願忍受皮肉的鞭打,這都是信仰的力量所致。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信心堅定,自然忍耐的力量增強,如此人格才能昇華,生命才有光輝!

 ‧佛光菜根譚‧

 犧牲自己,委曲求全,不傷害別人,這是戒的力量;

 去除猜忌,捨棄驕慢,不侵犯別人,這是定的功夫;

 觀照自我,了知因果,不錯怪別人,這是慧的般若。(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