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安全形勢如何? 官方:有能力端牢「飯碗」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二日電】(記者陳溯)二0二0年以來,國際糧食價格普遍上漲,一些國家紛紛捂緊了自己的「糧袋子」,擁有十四億人口的中國糧食安全形勢如何?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二十二日表示,中國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飯碗」。
在當天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唐仁健對中國糧食安全形勢進行介紹。
他表示,多年來,中國糧食年年豐收,二0二0年達到一萬三千三百九十億斤,創歷史新高,比上一年增加一百多億斤,全社會的糧食庫存目前非常充裕。去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產得出、供得上、賣得好,經受住了一次大考。「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中國的糧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我們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飯碗。」
在連年豐收的同時,唐仁健指出,需要看到,中國糧食供求不寬,一直是一種緊平衡狀態。「十四五」(二0二一年至二0二五年)甚至更長一段時期,人口還將有一些增長,特別是消費的升級,糧食需求還會有剛性增長。同時,外部形勢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也明顯增加。「因此在糧食安全問題上,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盡可能把安全系數打得高一些,盡可能多產一些糧、多儲一些糧。」
唐仁健表示,保障糧食安全,重點是做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下一步將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和防止耕地「非糧化」,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規劃要建成的十點七五億畝高標準農田,努力種植糧食。向科技要單產、要效益,堅持農業科技要自立自強,下決心打好種業翻身仗,用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來強化糧食安全的支撐。還要讓農民種糧有錢賺,堅持和完善農業價格和補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