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萬象

 西藏農牧民的「草」算盤

 西藏林芝市米林縣裡龍鄉德吉新村裡最近來了一群技術人員。望著他們忙前忙後的身影,廿七歲的村民多吉桑珠滿心疑惑:「他們說要教我們種草,可這漫山遍野都是草,村裡六百多頭牛羊不是天天都在山裡吃草嗎?」

 德吉新村位於海拔三千米左右的雅魯藏布江河谷之中,十九年前從位於西藏東部的昌都市貢覺縣山區整體搬遷至此。村民仍保持著山區粗放的放牧習慣──一片山頭吃光了就趕去另一個山頭。

 「西藏草原面積超十三億畝,居全國之首,佔全區總土地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二,但退化面積也較大。」西藏高原草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武俊喜說,二0一六年西藏第二次草原普查顯示,西藏草原退化面積三億五千三百萬畝,約佔總面積的百分之廿六點七,這直接導致了畜牧業生產力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降低等一系列問題。

 武俊喜是帶領村民種草的技術人員之一,也是這項名為「力士.綠哈達行動」項目的技術顧問。這一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等機構和企業組織實施的項目已持續了十年,旨在通過種植人工飼草,探索一條保護草原生態並促進脫貧增收的路子。

 「過度放牧是導致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武俊喜說,「人工飼草單位面積產草量遠超天然草場,而人工飼草如果足夠養活牲畜,天然草場就能得到休養生息。」

 七月廿五日,第一批草籽撒在了德吉新村廿七畝撂荒地上。多吉桑珠也來到田裡幹活兒。技術人員告訴他:「種子要幾步一撒,撒太密就像人擠得太近一樣,沒法呼吸了。」

 十幾天後,地裡冒出了綠芽。看著草的高度幾乎一天一竄,裡龍鄉農牧服務中心主任曲達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

 「村裡前幾年也試著種過草,就在這片地上。」曲達指著人工飼草旁仍舊荒著的一片土地說,「但我們不懂技術,草長得又矮又稀疏,我們以為這片地不可能種出草呢!」

 從草籽到技術指導,村裡不需出一分錢。村民們到草場工作,一人一天還能拿二百二十元工資。現在,飼草已長到了約半米高,收穫後將按每戶牲畜數量分到各家。曲達估計,村裡的牲畜吃兩個月不成問題。

 德吉新村只是「力士.綠哈達行動」的項目點之一,該項目已在西藏六個縣區九個鄉鎮植草超過一千萬平方米。西藏也在今年出台了《科技支撐草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二0二0——二0二二年)》,從草種培育、河谷農區飼草增量提質、高寒牧區退化草地治理等方面,推動農牧業結構調整和生態改善。

 「現有技術條件下,苜蓿、綠麥草、燕麥草等單位面積產量可達天然草場的十五到二十倍,也就是說一畝人工飼草就能解放十五到二十畝天然草場,這既能有效遏制過牧,也節省了牧民的飼草開支。」武俊喜說。

 人工飼草多在中低產田、退化草地和荒地種植,可起到固持土壤、改良土壤結構的作用,還能吸收二氧化碳。武俊喜介紹,該村的飼草已實現了商品化,出售到緊鄰藏北高原的純牧業縣當雄縣,是西藏「南草北牧」合理佈局農牧產業的實踐之一。

 曲達也在打著裡龍鄉未來種草的經濟效益算盤:「一畝能產乾草三百七十公斤,按照每公斤約二點四元的價格算,一畝就能賣近九百元錢。」他說這一茬草馬上就能收了,很多村民都來找他,想明年再多種一些。

 臨近收割,一場展示飼草種植成果的活動在德吉新村舉行。圍著綠油油的飼草田,村民們笑意盈盈。多吉桑珠說,這片土地以前荒著沒用,所以一直被當成賽馬的場地用來慶祝豐收。今年,賽馬場種上了草,金秋的馬蹄只能踏向別處。但人們比往年任何時候都更盼望豐收。(新華社記者王沁鷗、孫非)

 

 邦達草原的清晨

 邦達草原位於西藏昌都市八宿縣境內。高山深谷中的邦達草原是一塊地勢寬緩、水草豐美的高寒草原,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