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口)冷門電影題目 ──《字裡人間》細膩感人 聶風

 台灣前陣子推出寫實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友儕間論及時大讚人家可以用這種題材,但港澳卻鮮有這種別樹一幟的題目。事實上個人更喜歡日本的影視界可以有更多,看似更冷門的題目,已經被拍成佳作。像2008年的《禮儀師的奏鳴曲》,就是以從事殯葬入殮的禮儀師為主題,剖析生命意義;另一齣我看過的日本電影《字裡人間》,更是另僻蹊徑,以出版社一群人花了十五年來編輯一部辭典作為主線,從而探討到更多人忽略的人生、以及工作態度問題。

 在編纂一部辭典的過程,不少人默默付出,以極為認真負責的態度行事,對工作又好,對他們的人生亦好,這種態度和精神,在今時今日的社會其實買少見少,何況在更多人的眼中,電腦時代相對而言辭典的重要性是否已不復再?偏偏有人會比較一本辭典的權威性,以及一期時裝雜誌的正確性。對比之下,幾名男主角,從《深夜食堂》兩名寶貝──小林薰飾演的荒松平,與小田切讓飾演的西岡正志,再找來松田龍平所傭飾演的馬締光也,幾名男士的傳承以及相互影響,令他們體會編纂辭典的重要以及正確性,十五年間幾次校對,最讓人印象深刻是第五校後被發現從一開原來有字辭被遺漏,結果看以要推倒重來,大伙兒重新再校正,目標就是希望做到正確和沒有遺漏,這種對自我要求,恰切地反映在不同角色身份上,哪怕是一個原應該相當沉悶的故事主軸,亦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這齣電影故事內容雖然是虛構的,但能夠將原來很乏味的內容,再添上一名宅男男主角,偶爾自然流露的喜感也確實令故事變得有趣。工作態度可能是電影要探索的重點,除了男主角所擔當的辭書編輯工作,女主角專心於當廚師,從磨刀一環已顯示出她的一絲不苟,實在能與男角的個性互相呼應,一動一靜,讓人物及情節又動人。能夠以平淡如水甚至有點沉悶的背景,拍成一個感人故事的,日本電影又再次展示他們個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