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粵港澳大灣區凌空俯瞰,珠水浩蕩,嶺南鬱蔥。珠江橫貫2000多公里,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匯集、八口入海」的壯闊景象。
悠悠珠江,清水直通港澳,潤及民生;乘船航行,見碧水清波,白鷺翩飛;兩岸產業活躍,「水經濟」發展初見成效……一幅江河安瀾、秀水長青的大灣區治水圖正在徐徐展開。
一泓清水連三地
2024年12月初,走進廣東河源的新豐江水庫,一湖碧色,滿山蒼翠。
新豐江水庫是東深供水工程的重要水源地。60年前,為解決香港「水荒」,東深供水工程開工建設,一萬多名建設者在艱苦條件下,用一年時間建成了全長83公里的東深供水工程,解決香港用水難題。
「目前香港約80%的淡水來自東江,東江約1/4的水量則來自新豐江水庫。」廣東省東江流域管理局局長李亮介紹,目前新豐江水庫的可調水量約53億立方米,加上楓樹壩水庫和白盆珠水庫的蓄水,東江三大水庫總可調水量約66億立方米,可以為香港、深圳、東莞、惠州、廣州等地今冬明春用水提供充足保障。
2024年6月,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水利基礎設施——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正式供水,緩解了東江供水壓力的同時,未來可為香港提供應急備用水源,進一步保障對港供水安全。
澳門也曾面臨缺水的困境。20世紀50年代以來,澳門用水量日益增加,供水自給自足的局面逐漸無法維持。有識之士向廣東省政府發出請求,希望解決澳門供水問題。1959年,廣東省政府決定籌建竹仙洞水庫和銀坑水庫。1960年3月,總庫容量240萬立方米的竹仙洞水庫建成投入使用,同年9月,銀坑水庫也順利啟用。
如今,東深供水工程對港年供水量達到8.2億立方米,珠海對澳門年供水量達到1億立方米,為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提供堅實水利支撐。
江河兩岸換新顏
「過去,茅洲河水又臟又臭,大家都繞著走。現在水清了,河邊成了每週『遛娃』的必去之地。」在深圳市寶安區居住了多年的劉先生見證了茅洲河的蛻變。
深圳市茅洲河流域管理中心副主任胡海濤介紹,2016年起,茅洲河用4年時間新建污水管網2053公里,完成小區、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2628個,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81萬噸,於2019年穩定消除黑臭,全長12.9公里的茅洲河碧道成為市民休閒遊憩場所。
步入廣州市黃埔區逕下村,河湖連片,野鴨嬉戲。這裡曾有100多個獨立山塘,違章魚塘造成水體污染,內澇隱患突出。2023年底,當地連通約120個自然水體,營造小鳥天堂、濕地、山林等生態環境,打造平崗河—逕下綠美碧帶,完成山水蛻變。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保森說,知識城-逕下美麗單元是廣州市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的示範項目,廣州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了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
在廣州,南崗河畔自然野趣,孩童結伴嬉戲;在江門,西江碧帶水清岸綠,江邊騎行成為年輕人的新潮流……
廣東省水利廳河湖長處二級調研員張偉民介紹,廣東在碧道建設的基礎上,升級打造集安瀾健康水帶、綠美景觀林帶、綠色交通帶、文化休閒帶、濱水經濟帶於一體的綠美碧帶,推動河湖生態系統治理提質升級。
數據顯示,廣東已累計建成碧道7111公里,建成廣州市南崗河、汕頭市蓮陽河國家級幸福河湖。
如今,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越來越多的河流、湖泊由濁變清、由清變美,「依水而居、擇水而憩」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動寫照。
「水經濟」激發萬千活力
「左,右,左,右!」夏日週末,廣州南沙區蕉門河上聚集起一群來自粵港澳各地的皮划艇愛好者。
「珠江三角洲河道縱橫、氣候溫暖,發展水上運動得天獨厚。」南沙區體育聯合會會長趙蓉蓉介紹,位於蕉門河的南沙區粵港澳大灣區水上運動基地項目,以特許經營模式落地建設,通過積極舉辦龍舟、皮划艇活動,新增就業崗位超過300個。
始於治水,不止於治水。近年來,廣東因地制宜推動水上運動、水系旅遊、濱水休閒康養、優質水利用等綠色水經濟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
嶺南大地上,因水而興的故事在接續上演:新春,佛山南海水上花市遊人如織;夏日,廣州南沙遊艇水上運動激情澎湃;入秋,漫步深圳濱水古墟探尋歷史文化;立冬,江門大沙河水庫捕魚節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數據顯示,目前廣東省級水經濟試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6.6億元,其中社會投資佔比超90%,項目帶動新增就業崗位超過1500個。
廣東省水利廳副廳長陳仁著說,水經濟一頭連著產業、一頭連著消費,對擴大有效投資、促進居民消費、增加創業就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磅礡浩蕩的珠江,千百年滋潤著嶺南熱土上的人們,見證了一代代人的奮鬥;而人們也回饋以水溫情,讓江水更綠,兩岸更美,譜寫人水和諧的大灣區治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