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小伙「尋樓記」 榫卯間讀懂中國

 【中新社吉林九月十八日電】(中新社記者 石洪宇)清晨,辛巴騎上共享單車,再次開啟他的「尋樓」之旅,前往幾公里外的吉林北山公園,那裡有他心心念念的古建築群。

 這個二十七歲的非洲小伙來自津巴布韋,目前在位於吉林省吉林市的東北電力大學讀碩士。痴迷中國文化的他,一年來熱衷尋訪古建築,目前已遊覽了四十多座。

 「我希望在這些古建築榫卯堆裡、雕樑畫棟間讀懂中國。」辛巴說。

 玉皇閣是吉林北山古建築群中規模最大的建築,始建於清代。辛巴仔細記錄著所見所聞,對樓閣裡懸掛的「天下第一江山」牌匾,還用英文進行標註。有老人告訴他,其表達了一種磅礴的氣勢。

 「中國對於建築特別認真,也很浪漫,常留下詩詞、題字表示祝福。」辛巴說,他在古建築裡看到很多詩詞,正努力背下。站在玉皇閣附近,吉林市全貌盡收眼底。他認為,中國建築的選址很科學,體現了古人的智慧。

 辛巴「尋樓」始於北京的故宮。「我拍了很多照片,尤其是木質窗口和榫卯的房頂。」離開北京時,辛巴還買了一本關於中國古代建築史的書籍,用翻譯軟件了解榫卯的特點和歷史。

 辛巴說,在沒來到中國前,他很難想象建築通過木材拼插、組合能夠屹立千百年。「當時我就立下目標,要在求學這幾年,訪遍中國的古代名樓。」

 如今,在辛巴的宿舍裡,已貼滿他與中國古建築合影的照片。書桌上,擺著他正在拼裝的一件國風積木──北京雍和宮模型。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身邊就有很多古代建築。」通過豐富的互聯網信息、居民的口口相傳、官方舉辦的旅遊節慶,辛巴在吉林市也找到很多「寶藏」樓宇。

 其中,他最喜歡的是吉林文廟。每到重要節日,學子們便來參加啟蒙禮、開筆禮,徒步走過狀元橋。這裡舉辦的活動經常會出現辛巴的身影,學著寫毛筆字,學著向孔子敬禮。

 辛巴說,中國和津巴布韋都很重視教育,他理解兩國的學生對於知識的渴望。

 他最新的目的地是四川和天津。「我有很多同胞在中國,我們互相推薦所在的城市。」辛巴已經做好去天津的攻略,計劃在十月的假期登上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