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保護的程度    向南

這幾年嘉年華會在澳門已經成為一大趨勢,大的小的活動,能叫上嘉年華的都叫嘉年華。由外語轉化過來的嘉年華,一般被理解為狂歡節或遊藝會,要說澳門有很多這樣的活動,確實也沒錯,但實際產生效果的一年可能就只有三幾個,其他的難聽點說都是水貨。澳門藝術節閉幕節目、土生土語話劇《砂煲罌罉嘉年華》就諷刺、自嘲近年澳門在推廣、宣傳城市文化時的各種「水分」,充分說明了創作者對社會發展的深刻觀察。

要做出嘉年華的效果,第一是大型、第二是歡慶,由參與演出的規模,產生觀演和入場者的規模,所以真正能實現嘉年華式體驗,前期要麼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投資,要麼就是需要動員和團結很多的人士自發參與,因此,籌組嘉年華本身,已經可以達到團結人和錢的作用,像澳門這樣小的城市,其實要辦一次非常不容易,因為如果本地人都成了表演者或參與者,很大一部分就無法成為觀演者和消費者,規模越大的嘉年華,就更需要借助外面的支持,無論是展演團隊還是訪客都是。這也是我們不得不成為外向型旅遊城市的原因之一,如果只是考慮本地市場,基本上我們搞的活動都不會、也不能大,但小演出、小活動,反過來也不利於策劃團隊和展演人員的成長,這就是裏面矛盾的地方。

我自己是傾向於大量接受外來資源,無論是人才、勞動力還是市場傾向,總覺得作為本地人,實力都是在競爭中體現出來,也應用透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和外地人以澳門為平臺一競長短,自己爭取更好的位置來發揮所長。沒有所長而只以本地人或扶持本地人的政策來生存,並不是長久之計。關鍵就是這樣的本地人不只不利於行業發揮一直拖城市後腿,太多這樣的人在重要的項目上據位,也很難幫助項目走出去。一旦項目走不出去,困在小城內項目也只會越做越頹、越做越小,這是個惡性循環。不是說不保護本地人的發展和就業,而是保護過了頭,大家也活不下去,這真的很值得澳門人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