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子女共處——優質的陪伴  文文

 這個時代作為父母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越大!外間不斷強調,親子關係日漸疏離,正是因為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可是,在今天當父母真不容易,為生活、為供樓、更為孩子的需要已飽受生活的壓力煎熬,又如何兼顧工作、生活與及孩子的成長呢?

 因此,找出陪伴的時間不用長,可創造優質的親子時光,就是最重要的關鍵所在。

 其實,大多數的父母都知道,即使有點時間陪子女,那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大的效果呢?這就有賴「優質的陪伴」,首先,要令子女在這寶貴的時間內找回最重要的幸福感,先要觸及子女的感受,如:你今天令我很滿意,自己起床洗漱,選擇合襯的衣服,知道今天是主日,一起去問候和朝拜天主的日子!(抱抱他/她,親親面額)表現出溫暖的親情。總之,要找出孩子的優點來表現出你的欣慰。使孩子的安全感提升,便能增強自信心。當孩子的自信心增強,自然能克服他們面對人際關係和溝通表達的問題。所以,作父母師長的,必須留心孩子所做的正面反應,給予肯定和讚賞。

 接下來的是同理心,根據學術研究指出,若父母具同理心對孩子,而孩子耳濡目染也培養起同理心來,他們會能發展自我創意,而且溝通能力也較佳,成為處事靈活,有彈性的孩子,而這些能為他人著想的孩子,多數來自於教養方式屬於權威民主型的家庭,即是父母會在權威之外,保留開放的親子溝通空間,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在於能否提供孩子優質、正向的教育、學習環境。

 簡言之,優質的陪伴是客觀的,人人有權發言,有問有答,有講有笑,只要講得合理,就得到正面的回饋,父母不一定是真理的掌門人,孩子能發揮所長並得父母讚揚,有為辨識真理而面紅耳赤的時候(尤其為年長的子女),也有贊同鼓掌、求恕擁抱的時候,但絕對不是講功課、談分數、提出條件、責備過錯的時間。

 作為現代父母都普遍重視溝通,但溝通的關鍵必須在於:能體察子女的情緒與感受,以及能明確清楚地表達原則。切勿過度專制或嬌寵溺愛,這等父母往往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付出更多、更大的代價。

 有不少為人父母的,事事為孩子代勞,甚至不要求子女為他們的行為負責,這只會扼殺了孩子成長和自我管理的機會。其實,陪伴孩子的時間是「重質不重量」的,給予孩子知識的媒介不只限於父母,師長和親友也可以承擔,但最重要的是感情交流、傾聽和溝通的部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有人關心,他自然樂意去學習,以自己的上進去回饋珍惜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