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天地)口語  三十三

昔日,筆者多有參加教學課程研討,還記得其中一場就有討論到到底我們在正規教育體系內應不應該加入口語訓練,甚至是口語考核。這絶對是一個兩面皆可的命題討論,有同學認為口語是溝通能力的重要表現,即使你學富五車,但如果口語表達不好,將會導致未來工作上挫折重重,「嗯,太有道理了。」即場有不少同學和議,甚至作延伸補充,這裏不單只是要求學生清楚表達自我,還要考慮民族的特性,聽到此筆者亦大惑不解,好端端的在談口語訓練又何來牽扯到民族大義呢?原來同學所指的是,我們民族向來溫和謙恭,說話不能太白,甚至在字裏行間的表達要留有一種近乎玄機的空白,讓人們領略甚麼是中庸之道。

原來如此,雖然同學們都說得頭頭是道,但作為實用派的支持者,即小弟就不太認同了,而我反對的基點並不是指口語訓練不好,但正如數學好、英文好、音樂好、化學好、天文好,甚麼也好,我們到底有多少教學時間才能滿足這世間諸多美好?而且無論是現今流行的分組研習報告,抑或最傳統的課堂師生對答,都在無形中訓練着口語,我們又是否有必要再另闢蹊徑來作強化訓練呢?加之學習訓練總離不開最終的形態——考核,那我們又該如何去考?畢竟口語能力之高低往往涉及情境和對象,這實在難以用一生硬的規矩來定方圓。

最後,今天的世界已進入互聯網的時代,人與人的交往亦已進入新的模式,口語雖然無可否認仍是人際溝通的重要途徑,但看來已不是唯一的途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