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王心志

 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不是房子,不是車子,而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再大的房,也只是用來住,再昂貴的車,也只是用來代步,養育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勝於家財萬貫。

 孩子懂得感恩,家庭代代興。反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將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殃及自身,禍害九族。有些父母,對孩子撒手不管,把縱容、溺爰當成快樂教育。最終換來的只是孩子規矩意識的缺失,悔之晚矣。

 一、孩子感恩教育的缺失終會嚴懲父母

 教育家馮那斯基說:「孩子成甚麼樣,全靠父母塑造。」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事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將影響自己的後半生、孩子的一生以及一個家庭的命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若缺失感恩教育,父母終嘗惡果。

 如天津市一個三十歲男子向父母索取六萬元彩禮錢,父母實在拿不出。因為在此之前,他們早己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還借債三十萬為兒子的婚房繳了首付。該男子並沒因此體諒父母,而是一味責罵:「你們這麼窮,生我下來幹嘛?」「你要逼死我嗎?」「那你快去死啊!」於是母親從五樓縱身一躍,當場身亡。

 在不懂感恩的孩子面前,父母就算付出再多,也永遠不夠。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只會理所應當地享受父母所給予的一切,貪婪地認為父母必須供養他們的一生,把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歸為己有。當父母不能滿足他們的貪慾時,便視父母為仇人,對父母惡言相向,有的孩子甚至對父母大打出手。這樣的孩子,無疑是披著人皮的「白眼狼」,早已喪失良知,不配為人。

 二、被溺愛或缺愛的孩子難以懂得感恩

 當今社會,很多孩子成了家庭的掌上明珠,被捧上了天。父母日復一日、事無巨細地為孩子代勞,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久而久之,父母的付出在孩子心中就成了虧欠與補償,他們自然不會心存感恩與體諒父母的付出。

 他們從小能輕而易舉地在父母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僅不懂珍惜,還肆意揮霍;還會在內心否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真理。

 有些孩子成年後,心安理得地啃老,把父母當成提款機,榨乾每一分錢,吸乾父母的每一滴血。育兒專家李玟瑾說過:「孩子三歲時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滿地打滾;可當他十五歲時,他可能會自殘、自殺和你爭吵;但當他二十歲時,可能會怨恨你,甚至攻擊你。」

 慣子如殺子,溺愛不是愛,而是毀掉一個孩子與家庭的慢性毒藥。被溺愛的孩子難以懂得感恩,缺愛的孩子也是如此。

 《愛的教育》裡講:「教育之間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而被父母忽略的孩子,因感受不到被愛,也永遠學不會愛與感恩。這樣的孩子成年後,只會為自己考慮,把自己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生活中,這樣的孩子只懂索取,不會分享,對父母漠不關心,甚至不管不顧。在他們眼中,父母只是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三、養出會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高的炫富

 十九世紀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尼采說:「感恩是靈魂上的健康。」

 懂得感恩的孩子,心中有愛,足以照亮美好前路。

 曾有一視頻,讓人感慨萬分:一位十二歲男孩陪身患眼疾的父母外出,即使男孩走在前面為他們引路。一路上,男孩沒有任何怨言,而是心甘情願的充當他們的眼睛。面對眾人稱讚,他說:「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

 一席話,是孩子充滿感恩的心理,發出對父母最真切的聲音。

 有人說:「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深以為然。

 若有人把感恩當成習慣,這種人就會把一切當成理所應當,就會因為一點小事得不到滿足而怨天尤人,不會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不會在愛與被愛中分享傳遞,不會讓幸福得以循環。

 四、感恩是結草銜環,是飲水思源;不懂報恩的人日後有難,無人幫助。

 希臘有一句諺語:「忘恩的人落在困難之中,是不能得救的。的確,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終生受益。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這幾點:

 1.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培養樂觀性格,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讓孩子坦然面對生活中的不幸,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

 2.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心胸狹窄,讓孩子一生痛苦;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能力。惡作劇會「惹禍」,要及時引導孩子改正和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為。

 3.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教會孩子一些安全知識,冷靜應對傷害;「禮」即規矩。不守規矩,無以成人。

 4.不懂立規矩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一日,孔子站在院中,兒子孔鯉低著頭快步走過去。孔子攔住他問:「學詩了嗎?」孔鯉答:「沒有。」孔子說:「沒學詩你怎麼說活?」

 第二日,孔鯉又碰上了站在庭院的孔子。孔子問:「學禮了麼?」孔鯉答:「沒有。」孔子說:「不學禮你怎麼做人。」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庭裏,永遠不能缺少規矩。

 現代家庭裡,永遠不能缺少規矩。但是有些家庭的父母把對孩子的縱容、溺愛當成快樂教育。換來的只是孩子規矩意識的缺失,悔之晚矣。就像《家庭教育》一書中寫到的:「有規矩的自由叫活潑,沒規矩的自由叫放肆。」

 因為家庭沒有立規矩,孩子就沒有原則;不懂得立規矩的父母,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一個家,既要有溫暖,也要有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二者缺一不司。有位教授曾說:孩子在六歲之前,就要給他立規矩,讓他知道甚麼事情是可以做的,甚麼事情是堅決不能做的。

 從小立好規矩,以恰當的方式加以引導和教育,讓孩子懂得愛自己、愛家人,遠比等孩子長大不聽話之後,再生硬地打罵、管教有效且重要得多。

 孩子犯了錯,父母不能幫孩子逃避,應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讓孩子有面對錯誤的誠實和勇氣。這才是「立規矩」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