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固定為節日始於唐代 四大傳統節日中確立最晚

 【新華社天津九月二十日電】(記者周潤健)「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九月二十一日將迎來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民俗專家表示,在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這四大傳統節日中,中秋確立的時間最晚,始於唐代,盛於宋元明清,並延續至今。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中秋」一詞,約出現在西周時期,古人以農曆的七、八、九三個月為「秋月」或「三秋」,而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所以叫「中秋」。

 把中秋作為節日,源於對月亮的崇拜。古人認為太陽代表蒼天,月亮代表大地。八月是收穫的季節,要感謝大地的恩賜,這就有了「秋祀」,「秋祀」中一項重要活動就是祭月。每逢中秋,不同的地方都會舉行不同的祭月儀式,清代更是把中秋祭月納入國家大典。

 中秋恰值黃河流域秋高氣爽、丹桂飄香,銀月光滿,玉露初涼。到了魏晉時期,登樓臨軒,酌酒賞月,逐漸成為習俗。然而直至唐代初年,中秋才開始成為約定俗成的重要傳統節日。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中秋之夜,唐玄宗與楊貴妃在太液池旁賞月,不知不覺玉兔西沉,唐玄宗悵惘至極,於是下令在池旁修建百尺高的「賞月台」,作為來年之用。

 宋代時,中秋已經成為全民性節日,皇宮中建有「賞月橋」,皇帝在中秋夜晚泛舟賞月,用水晶器皿飲酒,欣賞絲竹之樂。肆間水果上市,螯蟹新出,米酒初釀,商舖營業通宵達旦,人們爭相去酒樓賞月,兒童在里巷徹夜玩耍,濃郁的節日氛圍不亞於今日。

 此後,每當半秋懸月,彩船泛舟、賞月吟詩、錢塘觀潮、婦女拜月、兒童爭購兔兒爺等兔形玩偶、親友相互饋贈「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的月餅、闔家吃大型的團圓月餅等習俗,廣為流傳。

 羅澍偉表示,中國幅員廣闊,由於地理、歷史和氣候上的差別,各地中秋風俗不盡相同,其間不乏興替變化,但千百年來中秋佳節寄託了人們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團圓幸福、花好月圓的美好向往。

 「二00八年國務院將中秋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讓人們有更多時間了解中秋,感受中秋,品味中秋,讓富有民族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羅澍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