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韻•中子)道別的音樂歌曲  中子

本澳現時的學校安排,大多是七月學年正式結束,八月放假,因此在七月份都安排有畢業禮,當中自是以中學和大學的典禮至為隆重。

我們常看到在畢業禮的時候同學們都會唱著歌曲《友誼萬歲》來作祝福道別,這首歌曲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是常唱的了,歌曲初見於一七八八年,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了,它原是蘇格蘭詩人彭斯從一位老人那處記錄下來的,後來經過英國戲劇音樂作曲家希爾德整理,成為現在的版本,在英國早已成為朋友之間離別時的儀式歌曲,而當唱到最後一段歌詞的時候,大家圍成一個圈子,雙手交叉互握,隨著音樂的節拍,反復把手舉起和放下,場面十分感人。

隨著英國的交通貿易發展,這個習俗也傳到了世界各地,並且廣泛流傳,在瑞士,自從一九三四年開始,當地的童子軍組織,在唱這首歌曲的時候,也作了這樣的表演,更為大眾歡迎!此後到了美國那面,上世紀四十年代有一部著名電影叫作《魂斷藍橋》,也將之作為插曲,從此更受世人所喜愛,而經過不斷的傳播改編,歌曲亦常有不同的樂器演奏版本,而且更有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舞曲演奏,至於每年的大除夕倒數活動,全世界都是高唱這歌,以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更顯其地位重要。

除了這首《友誼萬歲》之外,送別的歌曲在各地還是有很多的,不過有一首名為《告別交響曲》的音樂,其產生也是有一段感人故事的。這就是奧地利大音樂家,交響樂之父海頓的告別交響曲了,這是一首非常特別的作品,在西歐眾多的作品中,找不到相同之作。

一七七二年,海頓出任奧地利一位王子的宮廷樂長,負責一支樂隊為其演奏,那一年的夏天,王子離開了維也納到鄉鎮度假,但王子卻樂而忘返,久久都未有意回轉,令到樂手們都想念家人,心情不快。海頓眼見此情況,於是靈機一動,寫了一首新曲,就是這一部《第四十五交響曲》了,此曲在最後的那個樂章有一奇特設計,那就是樂隊的人員可以先後一個個地離開,最後以兩把小提琴傾訴著哀怨之音結束。王子果然會意,即命回程,從此這首《告別交響曲》就名垂史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