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榜)奇書與科幻(二) 林老師

 《山海經》成書於戰國至漢初,與《易經》、《黃帝內經》並稱為上古三大奇書。全書共十八卷,記載了四十多個邦國、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條水道、一百多個歷史人物、四百多個神怪異獸,僅三萬一千餘字,卻包含地理、歷史、神話、宗教、民族、植物、動物、礦產、醫藥、氣象曆法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是一部想像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書。它深刻鮮活地反映了上古時代的生活圖景,以豐富離奇的幻想和浪漫詭異的筆調,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山海經》不僅是社會科學工作者重要的研究物件,也是廣大讀者獲得古代知識的寶庫。要瞭解古代的山川風物、奇獸怪鳥、神仙魔怪、金玉珍寶、神話故事,不可不讀《山海經》。但是,由於這部書年代久遠,文字艱深難解,許多讀者因為文字的障礙,不能飽覽其全部風采。因應閱讀的困難,讀者倘多方參考,便能漸觀全豹。至於它的實用性,前人有神話小說中的奇人怪事、今天有動漫遊戲裡之神魔異獸。

 在《山海經》的神話中,不僅可以看到巫師的活動,也可以看到古代民族的信仰、崇拜等。神話中還有一些獨立的小的情節單元母題,如異生、食人等,在神魔小說中也被反覆使用。

 《山海經》可以明確地區別為前後兩部分,前者是由《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和《中山經》所謂「五藏山經」組成的,後者是由《海外經》四篇、《海內經》四篇、《大荒經》四篇和最後的一篇《海內經》組成的《海經》部分,兩者的區別不僅在於其內容迥異其趣,更在於其文風大相徑庭。就內容而言,前者以山為綱,歷述群山的自然風貌,故名《山經》,後者則以海為經,羅列四海方國的風俗景觀,故名《海經》。

 內容前者實,雖略涉怪異但整體平實,後者虛,雖偶或可稽但多為幻設;前者詳密,列舉諸山之方位、距離、河流、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礦產資源等頭頭是道,有條不紊。後者疏闊,放言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神奇物怪,恣肆汪洋,漫無綱紀;前者以直錄為主,雖分別五方敘述,但行文追隨山脈水系的自然走向,故敘事縱橫逶迤,旁逸邪出。後者似全出心裁,雖羅列山水,但行文卻一依東、西、南、北的順序安排山川,直來直去,四四方方,不似天然造就,卻似匠意佈置;前者為自然景觀,除每「次」山經之後載山神祭祀儀典和偶見神話片斷之外,都是對山川自然資源和景觀的記錄。

 據說,北到冰天雪地的北冰洋,南到烈日炎炎的撒哈拉沙漠,西到埃及的金字塔、英格蘭的史前巨石群、古希臘的雅典神廟,東到秘魯森林裡神秘消失的瑪雅太陽神廟、亞馬遜雨林中的食人族、古墨西哥阿茲特克人的殺人祭都曾進人華夏先民的視野,都在《山海經》中留下了印跡。如今,隨著人類把探險的疆域拓展到太空,關於《山海經》的想像也擺脫了萬有引力的束縛和塵世常識的羈勒而神遊宇宙,於是,《山海經》就成了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X檔案」,而《山海經》中記載的華夏諸神則是曾經涉足人間的天外來客。……《山海經》越來越被說得天花亂墜,它的研究成了妖怪手中的乾坤袋,甚麼都裝得下,甚麼都掏得出,竟比《山海經》還「山海經」了。

 閱讀之用可以說對「文學、小說、奇異、科幻」創作,尤具裨益,近代便有中外兩本頗具創意不同路向的相關書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