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美文)一段仍未完成孤獨的流浪:我讀馬華詩人木焱《帶着里爾克的肖像流浪》之二   紹鈞

 二、有關里爾克的肖像

 詩集的名字讓我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德國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木焱在三十五歲的時候,出版了這本向他致敬的著作,還特意題辭「獻給三十五歲的里爾克」。

 張錦忠教授在推薦序〈去流浪時為甚麼要帶着里爾克的肖像〉裏提到,在里爾克三十五歲那一年,他完成了《馬爾泰手記》,同年也完成了《杜英諾哀歌》。木焱在自序裏說,《馬爾泰手記》的出現,是印證了里爾克從「唯物詩」轉向「唯心詩」的起端,而《杜英諾哀歌》就是以抒發內心情感為主的現代主義的詩作。而木焱最喜歡就是它,因為里爾克在這本詩集裏,充分表現出一種「孤獨」的感受。張錦忠教授也引出他在《杜英諾哀歌》第一首〈哀歌〉中的第一句:「如果我呼喊,諸天使中有誰會聽到?」,呈現里爾克得不到任何回應的孤獨感受。

 這種「孤獨」的氛圍,恰巧與三十五歲的木焱擦身而過。當時他為了工作,必須經常往返「新馬台三地」,我想這種「流浪式」的生活,詩人必然感到身心疲憊。同年,他就出版了《帶着里爾克的肖像流浪》,並註明這是記錄了三十五歲之前的「愛情、命運與孤獨」。所以在我看來,木焱在詩集裏要表達的,是他那份流浪時期的孤獨感。而這些靈感的來源,就是里爾克在《布格拉隨筆》中提出的「詩即經驗」的命題。

 當然,詩人要將「經驗」化成詩句,並不是單單指平日對於「行、走、住、臥」的指涉,而是詩人對於世界「獨特的感受或體驗」。里爾克認為詩人的「感受力」必然是「孤獨的」,而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力」,所以每位詩人對於「世界的感受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性」,也成就了每位詩人在文學風格上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