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指香港人禍天災接踵而至 港或承受比「沙士」更嚴重衝擊

 【香港中通社2月19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殷田靜子)香港在經歷了數月的修例風波之後,又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根據特區政府2月18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香港最新失業率升至3.4%,總就業人數跌幅為2003年SARS以來最高。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香港經濟正面臨「海嘯式」衝擊。有經濟專家分析,「人禍」和「天災」接踵而來,香港或承受比SARS時期更嚴重的衝擊。

 據統計,2019年持續數月的動亂已經令香港失業率創下十年來最長連升紀錄,從2.8%升至3.3%。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雪上加霜」,香港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間的失業率升至3.4%。除此之外,旅遊、零售等行業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2月單日訪港客僅3000人次,跌破2003年SARS時低位。

 陳茂波16日發表網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打擊原已下行的香港經濟,影響已不再局限在零售、飲食或旅遊相關行業,這種「海嘯式」的衝擊,可能令失業率急速惡化,很有可能高於2003年時SARS對經濟的影響。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副總監周文港19日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近一年來,香港可謂「人禍」「天災」接踵而來,失業率和商鋪關閉的數目不斷拾級而上。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香港市面經濟已接近蕭條狀態,商場零售、飲食和酒店入住率也已接近進入「冰河時期」,不少相關企業甚至出現中高層職員大幅減薪、放無薪假等情況。

 與17年前的SARS比起來,此次疫情是否對香港的衝擊更大?周文港認為:「雖然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不如SARS那次嚴重,但對香港經濟、社會的影響將會更加深遠。」例如,特區政府沒有在2003年實施「封關」措施,當時社會上下也比較團結、尤其醫護能有道德地積極應對疫情。加上當年SARS影響只是為期半年左右,但這次加上去年大半年的「人禍」,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將接近長達一年。因此,香港這次將會遭受比2003年更大的衝擊。

 香港經濟學會顧問劉佩瓊也同樣認為,這一次香港面臨的衝擊來自兩方面。她19日對中通社記者指出,單憑疫情的影響,和2003年SARS可能差不多,但去年大半年香港的亂局,尤其是暴力等「自殘式」行為,破壞了整個社會秩序,影響了香港商業環境的運作,這才是不容易恢復過來的障礙。

 劉佩瓊補充道,雖然SARS時期香港整體商業環境也受到影響,但隨後的CEPA安排、開放自由行等政策,為當時低靡的香港經濟注入活力,讓香港迅速恢復元氣。但這一次,大半年的修例風波造成了不容易消除的影響,尤其是部份港人產生對內地仇視、歧視的態度,這比起疫情對香港經濟的影響而言更加長遠,甚至可能阻撓香港未來經濟的復甦。

 料未來兩月為香港經濟最差時刻

 有分析指出,修例風波以及疫情對香港的衝擊還未完全體現出來,數月後可能面臨「結業潮」、失業率大增、投資信心下降等情況。周文港分析稱,如果根據2003年時候的經驗,從疫症暴發初期到疫情結束,為期大概7至8個月。當時的失業率就由疫症暴發初期的7.4%,增加至高峰期的8.5%;同期的就業不足率由3.0%上升至4.3%。因此預計未來2個月會是香港經濟最差的時刻。

 面對「天災」和「人禍」的雙重夾擊,香港如何才能恢復元氣?周文港強調,不能只靠特區政府通過財政赤字不斷推出紓困措施,而是需要特區政府和商界一起合作,一起為香港的經濟多元化、青年人的向上流動、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等各方面多作規劃和思考。另外,如果立法會與特區政府兩方面不好好配合,香港經濟和民生上的「冰河時期」將會較SARS時期更長。

 與此同時,周文港認為,特區政府也需要更大程度地通過提升管治能力,說服香港市民:擴大開放是香港一直以來賴以生存和保持競爭力的必須。「當然我們也不要忘記,2003年SARS對香港的衝擊這麼大,但當年的經濟增長能夠達到3.3%,較2002年的2.3%為高。能否出現這個奇跡,仍然需要依賴中央對香港的充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