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獺保護現狀「喜憂參半」

 【中新社西寧十二月十五日電】(中新社記 者羅雲鵬)從青藏高原到沿海島礁、從北方森林到雨林山溪,歷經百萬年演化,水獺佔據了全球淡水及近海生態系統中食物鏈頂端。

 記者十五日從中國多個NGO、科研組織及相關保護部門獲悉,時下中國水獺雖正「回歸」公眾視野,但研究與保護尚處於起步階段,「喜憂參半」。

 水獺是河流生態系統的旗艦種以及頂級食肉動物,對於河流生態系統健康以及完整程度有重要指示作用,在中國分佈的主要為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及江獺。

 中國綠化基金會副秘書長陳美娜坦言,近年來,隨著保護力度以及公眾關注度的提高,在三江源、廣東珠海、四川唐家河以及新疆阿勒泰等區域,諸多機構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記錄到水獺的活動。

 長期在三江源地區從事水獺研究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韓雪松介紹,二零一七年十二月至二零一九年十二月間,紅外相機在青海玉樹州州府所在地結古鎮周邊巴塘河、扎曲河共記錄到歐亞水獺近千次。

 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自然保育主任、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水獺專家李飛介紹,二零一七年已與海南省吊羅山林業局合作,開始亞洲小爪水獺基礎調查與研究,過去兩年間,紅外相機成功記錄到亞洲小爪水獺影像。

 記者了解到,過去幾年間歐亞水獺雖在長江、黃河及瀾滄江源頭頻頻露臉;亞洲小爪水獺僅少有記錄於雲南和海南偏遠山溪;而江獺在近三十年間尚無蹤跡可尋。

 當日,由中國十五家保護組織聯合撰寫的《二零一九中國水獺調查與保護報告》發佈,顯示中國自然保護區內的水獺潛在棲息地約為二十一萬平方公里,青海三江源、西藏雅魯藏布江及四川長沙貢瑪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能保有中國目前最大的歐亞水獺棲息地。

 「對於亞洲小爪水獺以及江獺,目前甚至缺乏足夠的信息以供分析。」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研究員張璐說。

 據《二零一九中國水獺調查與保護報告》顯示,棲息地退化與喪失、科研興趣及投入有待加強、官方保護體系及能力有待完善、公眾認知有待引導以及棲息地破碎化名列中國水獺面臨諸多威脅「TOP5」,而非法獵殺及貿易僅位列第九。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針對水獺種群的保護,中國官方及民間亦有多種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