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屬感,從何而來? 菜農子弟學校 么佳華

 「歸屬感」對於澳門人來說,其實定義是頗為微妙的,而我個人認為它所對應的,應該是當澳門終於回歸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裡,懷著滿腔愛國情緒的人們高聲歡呼著: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都是中國人!等等這些熱血沸騰的畫面。同樣地,在學校的課堂裡,老師正在教授我們英文的時候:「『Mancanese』,意思是指『澳門人』,但只有土生葡人才能稱自己是『Mancanese』,而我們叫做『Chinese』,是中國人。」當時的我並沒有覺得這個說法有任何不妥,相信在座每個與我一起上課的同學也一樣,認為自己確實是「Chinese」而不是「Mancanese」。直至當我讀到這本書,裡面有一章是作者專門用來探討澳門文化的時候,我似乎發覺到了些什麼。

 書裡提及到了另一群,我們平時很少會接觸到的群體——土生葡人。據我所知,一位土生葡人,除了需要滿足語言和血緣等條件外,如果自己並不認同「土生葡人」的這個身份,那他便不屬於土生葡人這個群體。而作者認為,土生群體與我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都擁有特別強的澳門意識,和對這座城市的歸屬感。因為,他們的根就在這。

 就好像我們熱愛祖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從而迸發出內心深處強烈而又熾熱的感情,對於祖國的歸屬感一樣,這是理所當然的。只是,當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與情感交匯、碰撞在這裡,名為澳門的這座小城時,便產生了雖然看不見,但卻感受得到的分歧。就如作者所說,澳門本地的居民大多數都是移民,基本上只有對中華文化的總體認同,缺乏對澳門社會的個體認同,但問題在於,澳門並不是一個單一文化的社會,而是培育著多元文化的國際性城市,而這也是它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就我們學生而論,我們經常「嫌棄」澳門小,其實是誤以為澳門「小」。當學校的課堂內容裡關於澳門的部分不多,或者只是些略為枯燥、死板的知識點時,自然而然的,我們便對澳門失去了探索的興趣,也無心瞭解澳門的全貌。而只有在老師們偶爾聊起自己小時候的澳門,或是回歸前的澳門的景象等等是如何時,我們才能在那對於昔日的澳門的空白印象處畫上幾筆生動的色彩,才會激起對澳門這座小城的探索慾。

 又或者是那些在澳門居住了幾十年的人,但卻對這座城市略知一二,既沒有充分瞭解過它的歷史和文化,也很少親身去體會它獨特的風情與神韻,甚至是還有很多地方都從未踏足過,很多趣事也從未聽聞過。更不要說那些拿到了澳門的身份證,可以在這裡居住、工作,但心卻不在這座城市裡的人了,因為他們永遠是遠方的遊子,永遠魂牽故鄉。如此一來,又如何產生更加濃厚的澳門意識和歸屬感呢?

 歸屬感,不僅僅是人與城之間的聯繫建立,更是人們基於對這座城市的瞭解,從而在思想、社會以及文化上產生對其的認同,也只有歸屬感,才能讓我們真正體會到它獨特的魅力,更加深入地觸及它的靈魂所在,而不是「只緣身在此山中」。◇

  

書名:鏡海縹緲

作者:金國平吳志良

出版社:澳門成人教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