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口) 流金歲月:《離下班還早──車衣記》觀後感  朗月

 上周在一個特別的演出場地──牛房倉庫,欣賞了本屆藝術節一個特別的劇目《離下班還早---車衣記》。一群本地藝術工作者,把澳門小城由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開始至九十年代中期,從一個純樸小漁村發展至工業革命這四十年的興盛與沒落,運用一個結集舞蹈形體、影像、歌唱及話劇的多媒體創作,把小城的流金歲月再次呈現觀眾眼前。

 筆者小時曾聽父母憶述六十年代澳門的生活:那時澳門仍是一個樸實無華的小城,很多人仍靠捕魚業為生,傍晚時份大大小小的漁船都回航停泊在西灣、下環街及河邊新街沿岸一帶,千帆匯聚,斜陽伴着炊煙,蛋家們(生活在漁船上的水上人家)都在甲板上生火造飯,背着大葫蘆的小童赤腳在堤邊玩耍,背着葫蘆是怕小孩不小心掉進海裡遇溺!這期間手工業也開始出現,如炮竹業、香燭業、造船等,黑沙環及新填海區也有很多養鴨和務農的人家;進入七十年代,因為種種政治及社會因素,造就了澳門工業的掘起,其中製衣業更是獨佔鰲頭,大量人力資源,尤以女性為主都投入到這龍頭行業……。

 牛房內臨時搭建的觀眾席坐無虛設,場景是時光倒流至七十年代的某間製衣廠房。幾位穿著時麾的模特兒在節奏輕快的音樂伴隨下,誇張的行着貓步,她們都是從事製衣業的工廠妹,各自述說着入行的經歷,說起那個年頭,澳門的經濟尚未起飛,家庭結構子女人數較多,在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下,女孩子一般能讀書至小學畢業已算是幸運,更多的是步母親或姐姐的後塵,投身到炙手可熱的製衣業賺錢養家。演區的角落,工人在昏暗的廠房內默默的工作至晚上,狹小的車間衣服裁件堆積如山,機械式的工序,演員同樣以誇張的機械式的標準動作在衣車上幹活。

 整劇大部份是採用人物訪談及自述的形式,擺設在場內的幾部過時的舊款電視機,在漆黑的演區一閃一閃的播放着那些年的黑白片段,氣氛有些怪異。電視屏幕上岀現當年工業大廈林立的下環區、提督馬路、黑沙灣區,製衣廠生產線上的工作情況、女工們在車間的照片,還有幾名當年是製衣女工的演員自述:小學畢業後由於家貧進了製衣廠當車衣女工,每天工作十小時以上、接着的人生是結婚生子、孩子大點便帶著回工廠開工,下班回到家還要煑飯打點家務,為工作為家庭忙碌,工作談不上有什麼抱負和理想,但自力更生的清貧生活也活得愉快。

 八十年代,澳門小城突如其來的工業高速發展,世界各地如雪片飛來的訂單,資本家廠商們應接不暇,本地勞動人口已不能滿足工業潮的膨脹,此時趕來一個「偷渡潮」,當時在拱北被青洲鴨涌河一水分隔的大陸民眾,生活比澳門更貧困,因此,很多內地的少女冒險渡河尋找工作機會,順利的幾經折騰來到異地落腳,但有不少渡河失敗⋯⋯。

 昏暗的燈光下,一名女演員唱著一首如泣如訴的悼歌,為那些被淹沒在河裡的人控訴着繁華興盛背後的故事⋯⋯。

 夕陽西下,每天這個時候,幾名偷渡而來的年輕女工總會躲在廁所的角落,在繁忙的工作中偷偷喘息一會,金黃色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灑滿一地,她們目光一致遥望天際,光明和希望似乎仍然存在。

 這個演出劇目並沒有一個家傳戶曉的劇本、沒有知名度高的演員、更沒有富麗堂皇的演出場地,她們有的只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澳門人的情懷和對自己家園的熱愛和熱情,非常感謝整個製作團隊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過去,讓我們重新審視澳門的歷史和認識曾經為社會默默付出的一群製衣女工。

 或許我們要好好記著當下,下一個四十年後,現時賭業發展的流金歲月將會成為那一代人的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