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路心語)原來課還可以這麼上 思正

 一篇課文,一種教法,然後用上十年八年,既省心又省力,可這是你想要的教學狀態嗎?恐怕誰也不想這樣。正如數學題有一題多解,語文課也有一課多型。對於同課異構,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可是要將自己的課做到同課異構,恐怕未必是件容易的事。

 上次聽孫霞老師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頗受啟發。對於這篇小說,翻開自己的教案,無非就是梳理故事情節,概括人物性格,分析環境描寫,這三要素無疑就是叩開小說之門的鑰匙。孫老師也不例外,不過她主要是從環境描寫切入,重在文本細讀,意在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她先是從魯迅《故鄉》、《祝福》中的環境描寫入手,引導學生歸納鑒賞技巧,進而品讀文中關於風雪、草屋的描寫,從而達到能力的遷移,思維的提升。

 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孫老師在課後分享了個人的教學思考。原來,她在課前構思了好幾種課型:一是點評式教學,以脂硯齋和王蒙的點評為範例進行教學;二是探究性學習型,主要是讓學生形成自己感興趣的微探究小課題;三是任務型閱讀教學,基於現實情境,提出問題;四是文本細讀型教學,主要是從情節、環境或人物的角度設置問題。為了讓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和實踐能力,經過權衡,她選擇了最後一種,而這是基於評價體系的逆向教學設計。這才明白,原來一堂課可以這麼上,也可以那樣上。

 於是,不由得想起自身這些年來的語文教學,仔細推敲,發現每種課型多少也曾試過。譬如上《論語十則》時,面對語錄,我喜歡點評式的教學,師生對話,輕鬆愉快。又如上《孔乙己》時,讓學生探究「手」、「笑」、「酒」、「錢」等小課題,別有趣味。再如上《邊城》時,我讓學生從旅遊策劃者的角度,為邊城開發旅遊項目,推廣邊城的風景與民俗。至於文本細讀,此法用得最多,畢竟語文課還是要回歸語言的。說真的,我不喜歡每一堂課都是長著同一張臉,學生看了,日久也會生厭。

 我曾讀過余映潮老師的不少課例,最佩服他的是,他的課總有不同的版本。據他所言,他上的《狼》在網上就流傳有八種教學方案,《說「屏」》可以連上四個完全不同的課,對《陋室銘》教學方案的修改已經超過十次,《中考「概括題」答題指導》更有廣東版、山東版、雲南版、內蒙版等多種適用於當地的教學方案......余老師的課就這樣不斷地更新與優化,大有「課」不驚人死不休的創新精神。資深教師尚且永不止步,年輕教師又豈能停滯不前呢?以前,我就喜歡借鑒名師的課堂,現在想來,總覺得有抄襲之嫌,也有削足適履之感。連余老師對自己被人利用的課都會果斷「扔掉」,那麼我們又豈能滿足於在備課時拾人牙慧呢?

 有人曾批判公開課無非是場秀,故多是應付了之。而我是公開課的得益者,故一向都是鄭重其事。每次上公開課,我不喜歡重複自己,故每次上的課都不同。只有逼著自己精讀教材,鑽研教法,教學能力才能日漸提升。不過令我困惑的是,偶爾聽課,還是發現有老師今年的公開課,明年照樣拿出來上,後年亦是如此。平時由於工作繁忙,複製自我也是情有可原,可是連上公開課也是這麼炒冷飯,就算自己不膩,聽課老師也會膩的。上公開課的機會本來就不多,如能藉此打破陳式,於人於己,都有裨益。

 相比練習課、復習課和講評課,我更喜歡授新課,面對一篇課文,追求創意,教學的樂趣也許就在此。雖然自己未必能像孫老師、余老師那樣與自己同課異構,但至少也可以上出自己的風格來。如能讓聽課的老師也能說一句「原來課還可以這麼上」,那更是可喜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