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園地)高水平的英國合唱團 樂飛

 合唱音樂在今屆音樂節所佔比重相對較輕,但勝在精。古風合唱團(Stile Antico)的兩場音樂會,分別向樂迷呈獻了英格蘭及西班牙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宗教音樂,均為文藝復興時期無伴奏合唱傑作,對喜愛合唱作品的樂迷來說,他們極高水平的演出,實在帶來無以上之的享受。另一方面,透過古風合唱團有系統的節目鋪排,樂迷又可在某程度上對相關時期及地域的音樂加深了解。可惜在節目安排上,「古風」的第二場音樂會和薩爾斯堡室樂團的登台時間重疊,故筆者只出席了他們的第一場演出。

 這場題為「女王靈恩」的音樂會,介紹的作品幾乎全屬伊莉莎白一世宮庭旗下作曲家手筆,宗教及世俗音樂參半,其中Byrd、Tallis、Taverner、Dowland、Willaert、Wilbye、Weelkes等作曲家,對喜愛這方面作品的樂迷來說可謂耳熟能詳。

 台上的古風合唱團(Stile Antico)各聲部成員交錯位置而立,體現出各人把握自己聲部的獨立性,亦讓整體音色達至一種最大程度的融合。他們擁有優異的聲線控制能力,音色均勻柔和,音準拿捏毫無瑕疵,節奏把握亦盡在完美的程度(雖無指揮),充份體現十二人的專業性和合作默契。「古風」另一令人讚嘆之處,是他們的「起音」本領,在每一首歌曲起始時,他們都不需要音叉或樂器定音,只憑某位成員哼出一個音,所有成員便根據這個音把作品各聲部唱出,開口就唱,準確無誤,可知他們擁有很強的樂感,而且至少一人具有絕對音感,據說只有0.01%的人天賦此能力,如非天生異能,便要受嚴格訓練才能達至了。

 聽畢Stile Antico的高水平演唱,再次印證英國是眾多優質合唱團的誕生之地。年前,留聲機雜誌請了多位合唱藝術權威人士選出世界水平最高的二十支合唱團,Stile Antico被評為第十八位;二十支隊伍當中,英國合唱團竟佔了十二個席位,而且更包辦了前五名,這個比例對熟悉合唱的朋友來說,可能不引起訝異,但英國合唱團水平之高,又再一次惹人注目。

 英國合唱藝術向來興盛,學校都重視合唱音樂教育,許多學生自小已被培養成出色多聲部合唱者,他們熟悉樂理,視唱能力很強。英國的童聲合唱團既多又精,標準的成人合唱團就更多了,我們憑唱片都認識到不少,除Stile Antico外,The  Monteverdi  Choir、 The  Tallis  Scholars、The  Sixteen、The King’s Singers、Choir  of  Trinity  College、Choir  of  King’s  College、Choir  of  New  College、Westminster  Abbey  Choir等都是表表者,當中不少屬無伴奏(a cappella)合唱團。出自英國的合唱團自有其獨特音色,他們的聲音是一貫的純淨,偏於輕盈,盡量摒棄雜質,各聲部音色基本均衡統一,不注重施加濃重的情感或色彩,唱腔絕無多餘的顫音,予聽者溫和純美的感受,Stile Antico正是此種風格的典型代表。

 音樂會場外大賣Stile Antico的CD,我當然不會放過,以下介紹的是其中兩款:

 題為MUSIC FOR COMPLINE的專輯,收錄了十七段《寢前禱歌》,包括John Sheppard、William Byrd、Thomas Tallis等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傑出作曲家的作品。其中Sheppard的歌曲佔了五首,「古風」顯然很推崇這作曲家。Compline是天主教傳統禮儀的一種,在教徒就寢前進行,由領頌者帶領參與禮儀者頌念或詠唱既定經文。平靜優美的旋律,純凈柔和的人聲,簡單直接地撫慰你的心靈。

 另一唱片把塔利斯(Thomas Tallis)和伯德(William Byrd)風格各異的音樂進行了巧妙的安排。自亨利八世於一五三四年宣佈梵蒂岡教宗之權不及英格蘭,並自立國教後,基於新、舊教派的影響,此時期兩派作曲家筆下的禮儀音樂亦形成鮮明對比。塔利斯與伯德正是體現這兩種相反傾向的作曲家,前者簡樸的新教詩篇經文歌,強調聖經文義的重要;後者則在傳統曲式的基礎上,不斷提升作品的音樂表現力和情感。雖然如此,兩位大師的創作力並不因兩陣營的對壘而被扼殺,因他們只為各自的藝術目標和上帝服務。

 塔利斯一五六七年獻給帕克大主教的九首詩歌(9 Psalm Tunes for Archbishop Parker’s Psalter),簡約輕盈,以英文演唱,是新教音樂美學的縮影;另一方面,伯德以拉丁文演唱的經文歌在某程度上是為抗衡新教而寫的,它們交替穿插於塔利斯的九首歌曲中,仿佛以說教式的姿態持續進行對抗。這顯然是唱片製作者開的小玩笑,時而世易,意識形態的抗衡在純美的音樂面前已變得毫無意義,正如此片標題「Heavenly Harmonies」所言,一切都歸於「天國似的和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