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昭化古城

 聽說要去昭化,我是大喜過望,因為自小我就是一個三國迷,是三國文化的「粉絲」。入川的第一天,我們去了劍門關。翌日一早,我們風風火火地趕往昭化。車好路好心情好,彷彿一支煙的功夫,我們就一頭紮進了昭化古城。古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北枕秦隴,西憑劍閣,南通閬巴,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川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昭化,古稱葭萌,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和二千多年連續建縣史。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從看《三國演義》才知道蒹萌關的,第六十五回《馬超大戰葭萌關,劉備自領益州牧》中,張飛與馬超在葭萌關前大戰三百餘個回合不分勝負,尤其是兩人在葭萌關下的夜戰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正是這場扣人心弦的精彩戰事,使葭萌關名揚天下。

 在我看來,昭化古城最有滄桑歷史味的當數它的古城門,東門「瞻鳳」,城樓是按明代城樓原樣修復的,據說不遠處的山中棲息著一對「鳳凰」,站在東門城樓上便可見這對「神鳥」,因而名曰「瞻鳳」。東門的建築風格大氣凝重,並突出了「三國重鎮、以城為關」的軍事防禦功能。南門名「臨江」,不言而喻,是因其正對嘉陵江,此門於清代被毀。西門「臨清」,是指面臨一江碧水之意。北門「拱極」,取眾星拱北之意。據導遊介紹,在古代,這裡的人走哪道門出入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迎親的要從東門進入,取紫氣東來之意;官員出入城都必走東、西兩門,意寓如日中天,順應天意;大姑娘出嫁須走南門,寄寓富貴祥和之意;出殯發喪就必須從北門行走。

 在漫長的歲月裡,古城的很多建築屢損屢建,屢建屢損,幾年前經過了一次大的整修,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格局,縣衙、書院、考棚等當年的主要機構一應俱全,建築風格多為傳統的榫卯結構,屋頂覆蓋小青瓦,是比較典型的川北民居風格。值得稱道的是,古城在恢復重建時,無論是當地民居,還是機關單位,臨街的房子都是一樣的風格,古色古香,清新雅致,沒有現代時尚的玻璃窗,沒有耀人眼目的金屬門牌,只有古色古香的招牌幌子在風中飄著,濃濃的川音川味便從幌子下面飄了出來。行走在這樣的古鎮上,時光彷彿倒流了幾百年。

 古城三面臨水,是水,使古城更加鮮活生動起來。恢復重建古鎮時,開發者也是深諳此道,他巧妙地使一渠清澈見底的水靜靜地流進了古城,給古城帶來了畫龍點睛之筆。幾個光著屁股和腳丫的孩童在水渠裡旁若無人地戲著水。這在樣一個人流如織的古城,能有這樣一渠清澈的流水穿街而過,足見古城人的環保意識有多強了。現在,古城、古鎮到處都是,名曰古城,卻是車流滾滾,遊人須四處避讓。而昭化,卻為遊人營造了一方寧靜的天空,每一條街巷,都是禁止機動車輛入內的,遊人可盡情地享受古鎮的寧靜與閒適,或沉思,或購物,或漫步,或攝影,或寫生,你不用擔心被車撞上,也不用擔心會撞在車上。我在想,禁止機動車輛進入古鎮,會給古鎮的居民帶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但古城人做到了,於是,我更加敬佩這裡的人。

 在古城人的身上,你看不到驕狂浮躁和行色匆匆的影子。倒是那些行色匆匆的遊人,成了他們眼中的風景和笑柄。老人們或光著膀子悠閒地吸著煙,或天南地北地閒聊著。就是那些開店做生意的,也是那樣悠然自得,你買就買,不買隨便,十分地淡定和從容。但他們做生意又是很精明的,你看,賣丁丁糖的在店門外拉開架式,把原糖像扯拉麵似的反復地拉扯著,轉眼間,糖是越拉越白,於是店裡買糖的人也越來越多。釀酒的一邊釀著酒,一邊裝著酒,一任濃郁的酒香四處瀰漫,如是飲者,大多數是抵擋不住這種誘惑的。賣十字繡的絕對算是美女,當街支個木架子,悠閒自在地繡著,任遊客來去匆匆,她卻始終一副「姜太公釣魚」的神態。賣筆墨的小夥子當街支個案子,寫起了書法,字寫得不錯,惹得愛好書法的遊客,也拉開架式寫將起來……正是店老闆們這份淡定和精明,吸引著大批遊客圍觀,就是在這樣的圍觀中,一筆又一筆生意做成了。他們快樂著遊客,遊客也快樂著他們,於是,古城始終洋溢著閒適、安詳和快樂。也許,這正是昭化古城的魅力所在。

 還有一處古跡也是不得不遊,不得不記的,那就是辜家大院。辜家大院位於古城內南門巷北段西側,東臨古城牆,由四個合院相連構成,最北端的兩進院落建築完好保存至今,其它部份為後來按原樣修復的。據考證,辜家大院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足見當年的恢弘與繁華。大院在抗戰期間還演繹過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當時辜家大院叫「昭和客棧」,主人的千金小姐趙曉月與在這裡養傷的國軍抗戰青年日久生情,青年傷癒後重回戰場,解放戰爭後,男青年隨敗退的國軍到了台灣,並在台灣結婚生子。而癡情女子趙曉月則在昭化苦苦地等待了幾十年,直到這裡成為旅遊景區後,辜家大院的名氣和趙曉月的傳奇故事傳到了台灣,男青年此時已成鬚髮皆白的老人,但他仍決心找到曉月。而當他好不容易來到昭化辜家大院時,曉月已帶著終生遺憾離開了人世。峨眉電影製片廠還根據這個故事在辜家大院拍攝了電影《昭和曉月》。辜家大院開發為旅遊景點後,不僅作為昭化古城的一個著名景點供遊人參觀,還在院內經營起了餐飲、住宿等項目。置身院內,雕欄玉砌猶在,只是少了當年的浮華和光鮮,彷彿一磚一瓦一桌一椅都沉澱著歲月太多的風霜,都有講不完的故事和傳奇。圍坐在古雅的八仙桌邊,要上一桌地地道道的川味小菜,輕呷著當地的土酒,此時,和暖的陽光從花格窗子上透進來,斜斜地照在端坐在太師椅上我,我彷彿成了院子的主人。

 車子即將離開這被譽為「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的昭化古城,我忽然想起了一句四川民謠:「到了昭化,不想爹媽」。此刻,我也有幾分不捨了。◇    黃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