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園地)天妒英才說奈芙 樂飛

 上期談及的Christian Ferras,算是位藝術生命短暫的小提琴家,但對比起同樣被情緒病折磨而早亡的哈西德(Josef Hassid 1923-1950)和拉賓(Michal Rabin 1936-1972),以及因意外而英年早逝的奈芙(Ginette Neveu 1919-1949),也許已屬幸運,後三人的藝術生命比Ferras更短暫,留下的錄音也不多。為銜接法國小提琴家的話題,先說說奈芙。

 小提琴家奈芙的遭遇,是所謂天妒英才的另一例證。奈芙在三十歲那年亡於空難,在此之前,她高超的琴藝已獲樂界普遍讚許,輝煌的演藝事業正發展得如火如荼。奈芙生於巴黎一個音樂家庭,自小隨母親習琴並顯露音樂天才,七歲已首次登臺拉奏布魯赫的協奏曲,十一歲入讀巴黎音樂學院,先後受教於Georges Enescu和Carl Flesch門下。奈芙十六歲那年在維尼亞夫斯基大賽中擊敗David Oistrakh(1908-1974)奪得桂冠,這是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跡。

 透過唱片封面看奈芙的外表,已被她的超凡氣質所吸引,秀美俊朗的面容映照出其剛毅倔強的性格,她的琴音亦正如其形象,特具一股男性化的強悍魅力,其演奏以扎實技巧結合豪邁風格,造句在直接爽朗中蘊含豐富的音色變化,令作品展現出細膩的情感及恢宏的氣魄。

 奈芙留下的唱片很少,翻成CD的僅約在十片之內,卻有多次布拉姆斯協奏曲的錄音,我最愛她和Hans Schmidt-Isserstedt指揮北德電臺交響樂團合作錄於一九四八年那版本(ACANTA再版)。在此錄音中,她的技巧發揮得特別完美,運弓收放自如,張弛有度,音色純美無瑕,配合樂曲的感情起伏,真讓人聽得心潮澎湃。這版本錄音亦好。聽奈芙的布拉姆斯協奏曲,我不期然想起她十六歲時的手下敗將David Oistrakh,因為聽奈芙上述版本前,我一向奉大衛的一九五四年錄音為我的最愛。相信大衛對那次落敗是口服心服的,比奈芙大十歲的他大概亦會時刻感恩。大衛雖然不算長壽,但畢竟享譽數十載,渡過了輝煌精彩的一生。我初聽古典音樂時已曉得他的大名,但認識奈芙則在很久之後了…。

 奈芙一九四五年拉奏的西貝流士協奏曲(Walter Susskind指揮英國愛樂樂團;EMI再版)亦屬典範詮釋,造句果斷利落,用情深刻,琴音在沉鬱中融合高潔情愫,她憑凌厲的技巧及豪爽的風格,把這部作品的剛陽韻味發揮得很透徹。無獨有偶,我又想起David Oistrakh。公道點說,個人認為大衛演繹的西貝流士協奏曲( Gennadi Rozhdestvensky指揮錄於一九六五年)仍是我的最愛,他的琴音既冷又熱,在堅毅中流露出一絲淡泊,讓富含張力的樂句表現出非凡氣慨,可說最大程度地重現此作的崇高精神。尤其在慢樂章中的表現,暫無其他小提琴家能超越。

 EMI早期再版的一張CD,輯錄了奈芙拉奏的德布西及理察•史特勞斯的奏鳴曲,還有蕭頌的《詩曲》、拉威爾的《茨岡》等。奈芙在這些作品中回復女性化的溫柔,即使R.Strauss的奏鳴曲,她亦以偏於輕盈的手法應付,音色溫潤,風格典雅,這演繹發掘出的美感,是其他小提琴家所忽略的。史特勞斯奏鳴曲錄於一九三九年,很難想像年紀輕輕的奈芙能達此造詣,可惜在這次錄音之後,第二次大戰令她的事業停頓多年。片中的幾部法國作品是在戰後灌錄的,本來,重返和平標誌著奈芙能重新在音樂舞臺上展現才華,可惜事與願違,無情的命運把一切美好憧憬化為灰燼,她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八日在赴美演出途中,飛機在亞速爾群島失事撞山,據說拯救人員找到奈芙屍體時,她還把心愛的Stradivari琴緊抱不放。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的錄音(Hans Bosbaud指揮西南德電臺樂團,TESTAMENT再版)完成於奈芙遇事前一個月。全曲完成得一氣呵成,主奏始終發揮著完美的技巧,並保持著不凡的氣度。完全融入樂曲意念的技術與情感,反映出此時的奈芙,已步入藝術修養的成熟期。她身邊的每個人,都相信光輝的前路正在她面前展開。無奈地,迎接這位才女的卻是一場噩耗。

 錄於一九三八年的七首小品,屬奈芙初出道時的首批錄音。在這些由鋼琴伴奏的精緻樂曲中,奈芙的琴音極純美,情感拿捏恰到好處。蕭邦的Nocture No.20 in C sharp minor及格魯克的Melodie from Orfeo ed Euridice有著催人淚下的功能,錄音時才十九歲的奈芙,已甚具大師風範。這輯錄音與Josef Hassid(文首提及的另一短命天才)拉奏於一九四零年的九首小品同載於一張CD中(TESTAMENT發行),這些演奏已屬哈西德短暫生命中的所有錄音了,只能慨歎這位天才的際遇,同樣令人惋惜。這兩位小提琴家雖然才華橫溢,但藝術生命卻如流星般一閃即逝,沉醉在他們美妙琴音的同時,心情也難免沉重。◇